携笔从戎,不负韶华,许多胸怀军旅梦的有志青年选择入伍,用青春铸就责任与荣誉。但是想参军视力不达标怎么办?随着眼科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近视手术已经越来越普及。在技术升级中,近视手术有了越来越高的安全性,且多样的术式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摘镜需求。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学科于2021年12月30日迎来了第七期光之诺瞳心公益近视手术直播,同时也正式启动了“眼视光学研究中心——近视小飞侠科普间”,以公益近视手术助力有为青年们实现军旅梦,近视小飞侠科普间的建立也助力视光学志愿者们促进视觉健康的梦想。整个手术过程在网易新闻等多平台进行直播,共有超过160万+网友在线观看直播,并与专家在线互动,了解近视手术相关知识。
深度探秘术前检查,打消术前顾虑
每一台成功的全飞秒手术背后,都离不开患者在术前接受精准全面的术前检查和评估。每一个人的眼睛条件不同,全飞秒手术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他量身制定适合的手术方案。
直播中,检查室牛凌凌医生对术前检查进行了详细介绍,术前激光检查,包括角膜地形图,可以看到患者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等,同时还要进行眼压、电脑验光、像差以及眼轴的测量,这些测量数据对手术实施有重要的评估作用,同时还会进行小瞳和扩瞳状态下的主觉验光保证验光结果的精准,扩完瞳之后还会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
此外,针对检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牛凌凌医生暖心提醒到:“准备做术前检查且喜欢戴隐形眼镜的朋友们,术前检查一定要脱离隐形眼镜至少一周的时间,喜欢戴美瞳的更是要脱离保持2周的间隔时间,这样才不会影响术前检查的参数结果”。
为了保障近视手术安全,实现良好手术效果,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严格规范诊疗流程,用高质量的服务品质、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每个近视患者提供全面的术前精细化评估,量眼定制个性化的矫正方案,让患者术后的视觉更加完美。
资深屈光手术名医,全面详解“全飞秒 ”
此次手术直播,共有三位患者参与,分别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学科钱宜珊医生、姚佩君医生以及张晓宇医生为患者主刀。同时对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手术适应症的把控和手术后的复查等进行了讲解和分享。
全飞秒近视手术又称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与其他近视手术方式不同,全飞秒通过两次启动飞秒激光扫描制作基质透镜,并在角膜上方制作2mm左右浅层微切口,并通过微切口将制作好的超薄的基质透镜取出,真正实现了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无瓣、微创、安全”的特征,极大提高了近视矫正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预测性及患者舒适度等。
并且全飞秒手术适合大部分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近视、散光患者,近视度数年增长稳定;无圆锥角膜等其他眼病及眼科手术病史;无糖尿病、胶原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摘镜欲望强并且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下,散光度数在500以下的;术前检查合格的患者,均可进行全飞秒手术。
从手术直播中不难看出,三位医生的技术都十分娴熟,其中两位患者对手术过程也进行了分享:“整个手术过程非常快,也没有疼痛感,做完手术之后,感觉眼睛很轻松。”
针对网友提出的“全飞秒适用于哪些群体?”“全飞秒手术以后恢复得快吗?”“手术后需不需要复查?”等问题三位医生也进行了详细解答。同时通过直播将全飞秒整个手术流程清晰地展示了出来,便于网友们了解。
近视小飞侠科普间,全面启动
这次直播除了对全飞秒手术流程进行讲解,还启动了近视小飞侠科普直播间。据姚佩君医生和许烨医生介绍,小飞侠科普直播间设立于宝庆院区,届时由视光学科博士医生团队以及资深的技术员团队、高级护师团队每月两次为大家进行直播科普。每两周的周六中午,将为网友们分享关于眼科的一些护眼小知识、包括最新的就医流程以及最新的眼科动态。启动仪式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学科周行涛院长寄语未来科普公益工作将为更多人群服务,共同关爱眼健康。视光学科瞿小妹主任和王晓瑛主任带领主创人员共同为科普间揭幕。
视光学科志愿者们会通过各种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对眼保健、近视眼的防控与治疗进行全方位的科普宣教,提高大众对近视眼的了解,重视眼部保健,重建近视眼患者的信心,关爱特殊人群的眼健康,就像童话故事中的“小飞侠”一样带领他们感受多彩的世界,让所有人能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并且,直播间进行科普的同时,也会对网友们的提问进行解疑答惑,想要了解更多近视
防控和治疗方式的网友们,可以多多关注近视小飞侠科普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