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重庆 > 正文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暨屈光发育档案普及计划》正式发布:6-10岁儿童度数增长最快,屈光发育建档迫在眉睫

0
分享至

(7月10日上午,爱尔眼科视光研究所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

7月10日,“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发布会暨屈光发育档案普及计划”在成都举办。发布会上,爱尔眼科视光研究所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对英国、越南和中国三国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与视觉环境进行对比;并对全国27个省310万名儿童青少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解读;最后对全国首批近视防控试点区成都市青羊区近3年近视防控成果进行总结。

“中国孩子在家用眼行为更差,6岁儿童中45%已经失去远视储备,6-10岁孩子度数增长最快……”《白皮书》显示:中国近视防控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提升全社会正确认知。所以发布会现场还举行了“屈光发育档案普及计划”,近视防控要从娃娃抓起,亟需关口前移。

三国数据对比:中国学生在校照明条件最好,在家用眼行为差

(《白皮书》展示了中国、英国、越南三国整体近视率对比)

据《白皮书》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英国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36.7%,越南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为46.1%。①

基于此前爱尔眼科启动的“全球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利用云夹,《白皮书》采集了中国、越南、英国三国6-9岁低年级学生的近960万条有效数据。并从阅读环境光照、用眼距离、持续近距离用眼占比及次数和高危近距离作业四个维度,对比分析了三国学生在校与在家的用眼行为与视觉环境。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近视防控专家团副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强调了近视防控一定要分为“防”和“控”这两项工作,接着也详细解析了近视眼防控的五大盲区。

阅读环境光照是影响近视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白皮书》显示,在校上课期间,中国低年级学生的采光环境为最佳,达到了1687lux,但中国学生晚上在家做作业时的采光环境最差(入眼光照58lux),英国为最佳。“随着各地政府实施学校教室照明工程,学校采光环境进一步改善。但中国家庭对灯光照明的认识远远不够。”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近视防控专家团副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表示。

(《白皮书》显示,在校上课期间,中国低年级学生的采光环境为最佳,但中国学生晚上在家做作业时的采光环境最差(入眼光照58lux),英国为最佳)

三国数据对比中,在周末白天,随着“双减”政策实施,中国学生课业压力变小,户外活动多,采光是最好的;周末夜晚,英国家庭注重家庭灯光,采光最好,越南最差。

(世界卫生组织(WHO)屈光不正防控全球专家组成员、国际近视眼研究学会(IMI)中国大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教授对《白皮书》进行深度解读)

“持续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眼的高危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屈光不正防控全球专家组成员、国际近视眼研究学会(IMI)中国大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教授解读分析,三国学生在平均用眼距离方面,“在校”和“在家”都达到了70厘米以上的标准线,但周末在家平均用眼距离略低于在校期间。在连续用眼占比及次数方面,中国学生在60厘米内用眼至少连续半小时,即使是在周末,平均一天近距离用眼总时长也超过4小时。中国学生在家高危近距离作业(<30厘米)时间最长,用眼负荷重。

(三国学生在平均用眼距离方面进行对比)

全国(抽样)近视矫正率上升,成都青羊区近3年整体近视率下降

《白皮书》对覆盖全国27个省的310万名6-16岁儿童青少年,就2020年与2021年9-12月2年间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及近视矫正率进行抽样调研。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樊泽民在会上作主题演讲)

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樊泽民演讲的主题是“四年有成 蓄势待发”,他指出,本次发布会及其研究成果是落实《“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的具体体现,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家庭和学校做好儿童青少年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疫情防控新常态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他呼吁家校协作改善儿童青少年用眼环境与生活习惯,共同守护孩子的眼健康。

(成都市高新区文教卫健局副局长刘赵峰在会上致辞)

成都市高新区文教卫健局副局长刘赵峰表示,近视已经成为我国非常严重的一个卫生健康问题,他希望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白皮书》显示,2021年9-12月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同比呈下降趋势,而全国各地近视矫正率逐步提升)

《白皮书》显示,2021年9-12月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同比呈下降趋势,而全国各地近视矫正率逐步提升,说明有专家、学校、教师、家长、孩子、医疗卫生机构、媒体等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同防同控、群防群控的近视防控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据了解,四川成都青羊区作为全国首个近视防控试点区,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形成了家校社协同推进的近视防控工作态势。在青羊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视光研究所、成都爱尔眼科医院全程参与落实青羊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责任,为近视防控提供医疗、科研等技术支持。在2019-2021年间,学院、研究所及医院利用用眼习惯及视觉环境检测设备(云夹)对青羊区21所学校(16所小学、5所中学)共计8873名学生,进行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环境光照强度、户外有效日照时长这四个维度的客观检测。青羊区教育局对辖区中小学生发放用眼行为人工智能动态记录设备,记录学生的用眼行为并进行数据分析,记录的数据上传至“青羊优视云平台”后,可对视力普查的结果进行长期跟踪、动态监测。通过研究数据显示,青羊区疫情前近视率略高于国家平均值,三年期间整体近视率呈下降趋势,2022年近视率已低于国家平均值。

(青羊区形成了“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医院”紧密协同的五方合力战线,探索出了“青羊模式”)

截至目前已与辖区多所学校联合建立了“近视防控指导站”,辅助学校加强近视干预措施。与此同时继续配合与政府、社会、学校,形成“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医院”紧密协同的五方合力战线,建立记录、分析、建议、复查、跟踪“五维一体”的学生眼健康档案。

通过合作聚力,固化工作经验、探索出了“青羊模式”,形成上下协同、区域联动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良好工作局面。

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6-10岁的儿童度数增长最快

蓝卫忠教授指出,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情况来看,近视高发的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近视眼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同等条件下,相比父母没有近视的孩子来说,父母一方有近视,孩子出现近视的情况要高出2.1倍左右;父母双方近视,孩子出现近视的情况要高出4.9倍左右。从环境因素考虑,孩子用眼时间过长、所看物体过小、看书环境光线过明或过暗以及用眼姿势不正确,都可能诱发孩子近视。加上家长对孩子近视的认识不足,导致孩子的近视率在逐年递增。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临床视光与眼保健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副总院长林江提醒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眼轴只有16mm左右,往往存在300度左右的远视。这个“远视储备”非常重要,决定着孩子未来近视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增大,视力增加,远视减少,直至12岁左右转为正视眼。从出生到6岁,孩子的眼轴变化是最快的。这个时期,家长尤其要控制孩子的近距离用眼。如果眼轴增长过快,“远视储备”会被过早透支,孩子就会近视,且以每年50度左右的频率增长,一直到18岁停止发育为止。虽近视防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白皮书》仍显示,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近视防控亟待关口前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临床视光与眼保健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副总院长林江表示,“学龄前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抓紧时间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现场举行了青少年建档普及计划启动仪式。杨智宽教授首先强调了近视防控一定要分为“防”和“控”这两项工作,接着详细解析了近视眼防控的五大盲区:

盲区一——忽略了监测与干预:近视防控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建档筛查,更需要提早做出干预手段,例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盲区二——忽视了家庭的特别重要性:调查发现相较于在校相比,儿童在家时间更多、用眼环境更差、用眼习惯更差。因此在家庭中更需要关注用眼习惯,家长是近视防控的守门人;

盲区三——要重视眼镜验配的专业度:需要整体提升专业水平,不应只注重矫正,同样需要注重防控;

盲区四——对低浓度阿托品的作用理解片面:要根据孩子眼睛情况考虑是否可以使用,以及使用浓度;

盲区五——孩子近视后家长漠不关心或过度焦虑:家长应相信科学,配合视光师做好近视防控工作。

之后杨智宽教授提醒家长更多的关注孩子眼健康,并且注意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一旦发现孩子有眼睛相关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诊检查视力,及早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孩子屈光发育情况,1年至少2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果孩子已经近视,要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活动现场启动‘屈光发育档案普及计划’,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关注孩子眼健康)

“关爱不止步,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守护者。当前,在国家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状况仍不容乐观,整体呈现出高发、低龄、进展快的趋势。爱尔眼科借由《白皮书》大数据发布,展示了青羊区近视防控成果,率先启动‘屈光发育档案普及计划’,呼吁全社会,近视防控,要从娃娃抓起,尽早关注孩子眼健康。”杨智宽教授如是说。

(爱尔青少年近视眼防控门诊屈光发育档案内涵)

今年,是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成立20周年,也是爱尔眼科全力守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第20年。爱尔眼科率先提出以“5P近视防控模式”为核心,为中国青少年提供从“近视预防”到“近视控制”的综合解决方案。包括:“Prevention预防为先、Prediction精准干预、Process流程标准化及个性化、Platform平台支撑及Parents家长守护”五个维度。

(活动现场,家长们认真聆听)

据悉,截至2022年6月,爱尔眼科近视眼筛查超2500万人次。爱尔眼科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创“SaaS平台(软件服务化平台)+智能眼科医疗设备”的多方协同普查和近视防控新模式,系统借助数据分析模型,为各级政府、学校、医疗机构的近视防控决策及工作部署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为青少年个人视觉健康提供专业和个性化的指导建议,以此逐步形成覆盖政府、学校、医疗机构、家庭、孩子的社会化联防联控机制。

数据来源:

①(大数据报告第5页)

(通讯员 熊力颖)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莫迪又翻脸了!停火后突发偷袭,印巴再次开战!

莫迪又翻脸了!停火后突发偷袭,印巴再次开战!

大嘴说天下
2025-05-11 22:12:35
“75万元买路由器”业主方评标专家:虚假应标,专家被坑

“75万元买路由器”业主方评标专家:虚假应标,专家被坑

中国经营报
2025-05-12 14:45:32
金晨瘦到惊人:坐下来肚子不见,鼻子感觉呼吸不过来

金晨瘦到惊人:坐下来肚子不见,鼻子感觉呼吸不过来

手工制作阿歼
2025-05-13 00:06:48
一觉醒来,李嘉诚180度大转弯

一觉醒来,李嘉诚180度大转弯

贩财局
2025-05-13 08:54:36
印巴交锋还将继续?莫迪:目前只是“暂停”军事行动

印巴交锋还将继续?莫迪:目前只是“暂停”军事行动

财联社
2025-05-13 02:11:08
不服!法国达索表示: 歼10CE的胜利不是靠实力,而是靠体系罢了

不服!法国达索表示: 歼10CE的胜利不是靠实力,而是靠体系罢了

现代春秋
2025-05-12 17:01:46
安徽女子养生馆里被猥亵长达半小时,大尺度细节披露,个人照流出

安徽女子养生馆里被猥亵长达半小时,大尺度细节披露,个人照流出

博士观察
2025-05-12 21:47:55
排队道歉?独行侠状元!!!弗拉格来了!!!

排队道歉?独行侠状元!!!弗拉格来了!!!

篮球大图
2025-05-13 07:49:38
比尔·盖茨:美对华技术封锁起到反作用

比尔·盖茨:美对华技术封锁起到反作用

大象新闻
2025-05-13 09:18:15
恶搞"印度坠机",丢脸丢到全世界

恶搞"印度坠机",丢脸丢到全世界

难得君
2025-05-12 14:00:59
货车夜晚被2.5米限高栏“削顶”,司机受伤,交通局:设有通告司机没留意

货车夜晚被2.5米限高栏“削顶”,司机受伤,交通局:设有通告司机没留意

大风新闻
2025-05-12 18:57:22
炸裂!女友和兄弟“共度良宵”,被男友抓获下跪哀求:原谅我一次

炸裂!女友和兄弟“共度良宵”,被男友抓获下跪哀求:原谅我一次

娜乌和西卡
2025-05-13 08:12:31
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故意编造“自杀离世”虚假信息,成都警方:孙某已被立案调查

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故意编造“自杀离世”虚假信息,成都警方:孙某已被立案调查

上观新闻
2025-05-13 06:44:06
“中国崩溃论”作者快崩溃了:关税战是中国胜利,抵制中货挺美货

“中国崩溃论”作者快崩溃了:关税战是中国胜利,抵制中货挺美货

不掉线电波
2025-05-13 08:09:26
实名举报副院长后离奇坠楼身亡,湘雅二医院罗帅宇,去世已一周年

实名举报副院长后离奇坠楼身亡,湘雅二医院罗帅宇,去世已一周年

娱乐看阿敞
2025-05-12 13:42:12
美国一家四口迪士尼一日游账单曝光:万元消费引发快乐代价争议

美国一家四口迪士尼一日游账单曝光:万元消费引发快乐代价争议

译言
2025-05-12 02:55:03
印巴战事一夜升级,最坏情况会用核武器吗?

印巴战事一夜升级,最坏情况会用核武器吗?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5-12 15:17:04
富二代何超莲的下午茶,贫穷真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富二代何超莲的下午茶,贫穷真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5-12 13:46:18
身家440亿!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成陕西首富

身家440亿!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成陕西首富

三湘都市报
2025-05-13 08:20:22
凌晨,莫迪发声:巴主动求和,印造武器被验证,世界见证印的强大

凌晨,莫迪发声:巴主动求和,印造武器被验证,世界见证印的强大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13 07:40:32
2025-05-13 11:16:50

头条要闻

西北大学女副校长范代娣晋升陕西首富 身家或达440亿

头条要闻

西北大学女副校长范代娣晋升陕西首富 身家或达440亿

财经要闻

蔚来去年平均赊账197天 资金饥渴症待解

体育要闻

离开曼联,他在马拉多纳的城市成为明星

娱乐要闻

黑粉挑事,林宥嘉怒怼?分手见人品

科技要闻

中美达成关税共识 美七巨头市值暴涨6万亿

汽车要闻

或2027年发布 全新宝马1系假想图曝光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房产
时尚
军事航空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教育要闻

孩子的学业应该怎么规划?我们要抓主要矛盾,第一步应该这么做…

房产要闻

海口二手房,越来越难卖了!

今年流行“不对称”穿法,时髦又高级!

军事要闻

印巴停火后莫迪讲话:只是"暂停"军事行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