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身体进入“多事之秋”。曾经浓密的秀发“英年早秃”,平坦的肚腩挡住脚尖,体力大不如前,“小毛病”开始频频上门。面对中年健康危机,很多人能忍则忍,假装自己依然很“健康”。然而,假装就能hold住健康吗?
· 这,是你的生活常态吗?
· 熬最深的夜
繁忙的工作和“不舍得睡”,让熬夜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常态”。
殊不知,长期熬夜会打破心脏昼夜节律,长此以往会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 烟酒不离手
很多中年人,一边吃着降压药、打着胰岛素,还一边参加各种酒局、烟雾缭绕。而烟酒对健康“伤害值”很大。
研究表明:1/3的肿瘤是由吸烟引起的,90%的肺癌和吸烟有关。另外,饮酒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痛风、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 多吃不运动
“无肉不欢”、高油高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让很多步入中年的男男女女变成“油腻肥胖人士”。
肥胖对身体的各器官都会发生损害,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有200多种,其中有四成的癌症发生与肥胖相关。
· 不愿去体检
《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显示,不良习惯致使上海白领健康状况堪忧,98.75%的人体检存在异常。有很多人的癌症一查就是晚期,这都源于“不体检我就没病”的鸵鸟心态。
· 人到中年,很多疾病开始“蠢蠢欲动”
中年是体质状态由盛趋弱的转折时期,身体机能开始逐渐衰退,各种疾病开始显现,比如:
· 高血压:高血压好发于中年人群,不良饮食习惯、肥胖、长期抽烟、饮酒、精神过度紧张等,都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据推算,4位成年人中,就有1位高血压患者。
· 冠心病:40岁以上人群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男女比例为2∶1,被认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每100位40岁以上的中年人,就有4到7人是冠心病患者。
· 脑卒中: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人数约1704万, 高危人群中中年人占60%以上。
· 糖尿病:据统计,每3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40岁及以上者被列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所以,过了40岁,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
· 胃病:人到中年后,消化功能开始减退,不良的饮食、情绪等因素,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容易诱发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等胃病的出现。
· 癌症:年龄是癌症的“第一高危因素”。40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快速上升,如: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除此之外,脂肪肝、高血脂、骨质疏松、颈椎病、腰椎病等是中年人的健康危机。
· 人到中年多病扰,须及早预防
步入中年之后,身体就像一台使用较久的“机器”,各个“零件”出现“磨损生锈”,一些毛病逐渐显现。所以,要尽早注重保健,从多方面入手,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 调饮食:饮食均衡、多样化,少油少盐少糖。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 不熬夜:熬夜就是熬命!身体是自己的,超过23点睡觉算熬夜。充足的睡眠,可提升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 勤锻炼:长期锻炼的人,可显著降低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率。建议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运动量,运动方式可选择:慢跑、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
· 好心态:好情绪是癌症的“克星”,坏情绪是癌症的“帮凶”。所以预防疾病,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可及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
人到中年,正走在健康的分水岭上。现在如何对待自己的健康,决定了后半生的生命质量。是自律加努力,维持健康的心脏和年轻挺拔的身姿体态,让衰老的脚步再慢一点?还是放任自己“肆意”老去,早早面临病痛的折磨,甚至意外于心梗、脑梗?
好的状态非一朝一夕,非三月半载,要想在耳顺、古稀甚至耄耋之时,依然拥有强壮的体魄,那么就从当下开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注:本文内容节选自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官微《人到中年,疾病开始“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