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看,过来尝哦!武隆手工苕粉,绿色又好吃……”1月2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重庆沙坪坝的磁器口古镇依旧人从众。而“磁器口古镇2023年新春庙会”的年货节卖场上,一位男士拿着又白又油亮的苕粉,大声吆喝着叫卖,不断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推销武隆沧沟村的土货。
这名男子叫陈明辉,他并不是一位真正的生意人,而是重庆市公安局监管总队的民警。2021年5月,他被派驻到武隆沧沟村任第一书记。
春节七天假期,陈明辉哪里也没去,在磁器口年货节的卖场上,当起了推销员,专卖沧沟村的土货。
庙会上卖土货
28日中午1点左右,上游新闻记者见到陈明辉时,他正在为顾客推销村里的苕粉。
“可以免费试吃,好吃再买,纯手工制作……”陈明辉边招呼着游客,边介绍村里的土货:“我们的腊肉很不错,都是村民用粮食喂养了一年的猪,肉吃起又香又糯;还有咸菜、 剁椒酱,都是我们村民自己做的,味道安逸得很……”“我们村还有板角山羊肉,沧沟西瓜,都是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也非常好吃,欢迎大家有空去武隆沧沟村实地品尝……”
“来两碗酸辣粉!”陈明辉正在介绍时,有顾客上门。“好勒!您请稍等,马上就好!”
说话间,陈明辉抓起一把泡好的粉下锅,煮上几分钟后,捞了出来,装进早已打好调料的碗里,撒上葱花,送到顾客手中。
“我们每天都要来吃一碗。他们的酸辣粉味道好,粉吃起特别安逸。”原来,这位顾客也是年货节一个摊位上的老板,连着几天,都来光顾了陈明辉的生意。
“粉是我们的土特产—红苕粉。”陈明辉揭晓了粉好吃的秘密:武隆沧沟村的红苕,产量高,出粉也高,红苕在打粉之前,每个都会进行手工削皮,品质非常高。
意外的收获
“好酒也怕巷子深!”陈明辉表示,虽然村里的农产品确实不错,也需要进行推销,才能走出山区,走向全国。所以,他一直在不断的寻找机会,通过线上线下,推销村里的农产品。这次村里很幸运地搭上了“磁器口古镇2023年新春庙会”这趟班车。
为了推销好村里的土产品,他们村一共来了5人,除了他之外,还有村里的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以及两个村民。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早上9点开工,到晚上7点结束。两个村民主要负责煮粉,他们则负责给顾客服务,做推销。
“今天已经是第七天,虽然这个春节没能和家人一起走亲访友,有点小遗憾,但是村里的土特产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宣传,也让人很开心。”陈明辉称,这些天他们平均卖出去的酸辣粉在500碗左右,加上腊肉、手工咸菜、 剁椒酱等,每天收入在6000元左右。让陈明辉最高兴的是,通过试吃、推销等方式,有一家高端礼品商,两家大型的餐饮企业表示要去村里考察,跟他们谈合作。而且,还有众多顾客,留下了他们的电话和微信,表示要回购。
陈明辉称,希望通过不断的线上线下推广,能让更多的人爱上沧沟村的土货。
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
“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在这里推销了,明天我就要赶回村里。”陈明辉告诉记者,他们的农产品推广一直会持续到活动结束,但是他放心不下村里,必须要赶回去,一是看过年后有哪些年轻人愿意留下来,还有一个就是提醒村民们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陈明辉介绍,沧沟村有3187人,然而常年在家的也就1000人左右,多数以老人小孩为主,年轻人中,大多都外出打工了。为了帮助村民增收,解决村里老人孤单的问题,也为村里的红苕粉厂解困,他动员了村里的老人们一起加入到给红苕削皮的工作中,大家围坐一起,削着红苕皮,拉着家常,既赚了钱,也排解了孤独,还给苕粉厂解决了麻烦,一举多得。去年,村里人均收入增加了14.8%。
陈明辉称,他很希望过年回家的年轻人们能选择留下来,一起发展。今年,村里会大力培养山羊和生猪养殖,年轻人会有很多致富的机会。“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的加入。”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