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乡地处重庆市武隆区,域内植被繁茂,山清水秀,占地面积147平方公里,辖6村45农业社。其中,竹林面积达到了4万余亩,是名副其实的竹林大乡。从武隆区公安局凤山水陆派出所到黄莺警务室有18公里的山区道路,来往均不方便。以往,黄莺警务室都存在警力严重不足、民警不按时上岗等问题,加之乡政府工作人员对村民的邻里纠纷处置不及时不彻底,不能做到矛盾纠纷早摸排、短平快处置,导致每年4月至5月黄莺乡打笋季的治安秩序都比较混乱,邻里矛盾尖锐。
针对以上乱象,凤山水陆派出所领导班子组织专题研讨、提前谋划,制定三项措施助力群众顺利收获竹笋。
巡逻队+宣传车,创新护林方式
今年出笋期开始前,所领导班子专程与黄莺乡政府、各村书记以及各社社长开展座谈。根据黄莺乡本地实情,因地制宜联合组建了一支由民警、政府工作人员、村干部组成的巡山小队。要求每天上路巡逻8小时,以警车为载体开展亮灯巡逻防控工作,在人员聚集处宣传,在竹林间巡逻,在群众需求处服务,在警情发生处出警。期间,共处置纠纷警情112起,交通警情73起,提升了山区见警率和管事率。
“竹笋是个宝,私采对不了……”类似的宣传话语每天都从民警驾驶警车上的扩音喇叭播放,回荡在山间竹林之间。为进一步提升巡逻效能,凤山水陆派出所在既有的巡逻宣传服务之上,持续拓展巡逻方式,采用车巡、步巡以及网络监控巡方式高低搭配构建立体巡逻网,既增强了黄莺乡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也给心怀不轨之徒以极大的震慑,受到了黄莺乡村民的一致欢迎,目前已收到群众自发送来锦旗2幅。
严打击+细防范,清朗山区环境
自“两队一室”警务机制运行以来,所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坚持以“除险固安、惠民有感”为实战导向,专门抽调1名案侦民警转为黄莺乡社区民警,组成有着2民3辅的社区警务室。该警务室着重以案侦思维发现矛盾苗头,以破案决心化解各类纠纷,成立以来,黄莺乡辖区呈现秩序井然的良好治安态势。
工作开展中,黄莺乡的干警们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关注,对涉嫌盗笋毁竹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此次笋季共法制教育可疑人员290人次,有力净化了辖区治安环境。
秉持以打促防,打防结合的理念,在强化打击的同时,凤山水陆派出所还注重下好治理的“先手棋”。依据黄莺乡实际情况,对入山必经之路、私人林场边界处等悬挂横幅、张贴告示提醒进山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采摘。截至目前,已经竖立警示牌179块。
预防+智囊,化解矛盾纠纷
按照安疆副市长在调研两江新区时就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出的“切实强化涉稳风险防控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要提高发现能力”要求,凤山水陆派出所立足预防警务,主动发现新风险、新隐患、新问题,策动党政力量协助管理,制定出台更加精细化政策规范化管理。一是对症下药。根据往年警情中反映的林权土地纠纷问题严重的实际情况,积极与各村就竹林边界纠纷开展系统排摸,对未清晰边界及时进行勘定,对纠纷地段及时开展调解。二是集思广益。集中各村社干部组成“智囊团”,同时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引导鼓励村民自治,成立矛盾纠纷攻坚小组,为村民间产生的矛盾纠纷出谋划策。三是统筹掌握。结合《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新重庆新实践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重点举措任务分工的通知》要求,民警将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及线索汇总掌握,并定期通报乡镇府平安办,做深做实事前排查、事中化解、事后追踪工作,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责任落实到人,坚决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和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这里的地是我的,笋子自然也是我的。”“你乱在说,这明明是我的土地,笋子肯定是我的。”一大早相邻地段的两位农户就为竹笋归属吵得不可开交。“不要吵,听我们‘智囊团’的,现在你们产生了界畔纠纷……”不到20分钟小队成员成功调解一起因为竹笋归属引发的纠纷。
今年的打笋季虽顺利收官,明年的打笋季仍任重道远。下一步,凤山水陆派出所将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渝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派出所打防管控,坚定不移,久久为功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积极配合黄莺乡政府护航竹笋特色产业,以小竹笋撬动地方经济大产业,通过发展竹笋经济带动实现辖区治安长效治理,为黄莺乡村民致富路保驾护航。
供稿单位:武隆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