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子近视后,宝妈陈女士就一直奔走在为孩子矫正视力的路上:10元以内的眼贴,百元以内的眼药水,千元以上的近视矫正仪和按摩仪……尽管各种产品齐上阵,但孩子的近视仍然在逐年增长,才刚读小学三年级就已戴上了“小眼镜”。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
伴随近视而来的,是家长的担忧和近视矫正市场乱象。近视可以“治愈”吗?控制度数增长有哪些方法?不少家长和陈女士一样,期待在通过康复治疗矫正孩子的视力。然而,鱼龙混杂的市场却让人们望而却步。面对早发、高发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控制近视的发展,是孩子成长路上家长关心的重要问题。
近视不可逆,早防早控很重要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0至6岁儿童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视力完全正常的占比不到一半(45.8%),处于边缘近视的占28.7%,已经近视的占25.1%。在近视儿童中,轻度近视的占21.1%,中度近视的占3.3%,高度近视的占0.7%。
儿童青少年近视为何早发、高发?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陈春梅副院长表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时间不足、过多过早接触使用各类电子产品是主要原因。
许多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课外活动时间被压缩,用眼负担加剧。加之电子产品在低龄人群中的普及、长时间近距离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
陈春梅副院长建议,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给孩子一个健康视觉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儿童在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7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
“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在孩子还没有近视的时候,可以采取‘一增一减’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即增加户外运动和减少持续的近距离用眼工作。”陈春梅副院长也同时指出,迄今为止,近视仍没有医学方法能够彻底治愈或者逆转近视。在积极预防之外,我们能做的只是尽一切可能延缓近视的发展,尽量避免成为高度近视。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还可以采取适当医疗手段延缓近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