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凤给兔子喂食。
李开凤检查小兔子是否吃饱。
李开凤巡视兔场。
养殖场里的兔子活泼可爱。
去年以来,肉兔市场持续低迷。当不少同行选择清场退出的时候,横山镇巴鲁家庭农场的业主李开凤却选择咬牙坚持。如今,她的养殖场内依然一片忙碌。近日,记者走进横山镇天台村,了解37岁返乡青年李开凤的跨界养殖故事。
创业试水
4年前,已外出务工多年的李开凤怀揣朴素的农业情怀返乡创业。从一名企业办公人员到专业养殖户,李开凤的行业跨度可不小。
如何赚到跨界发展的第一桶金呢?“光有热情可不行。”李开凤说,通过比较分析,她把目光投放到了肉兔养殖上。
落实用地、搭建圈场、确定品种、组织货源……2020年5月,李开凤养的第一批100多只兔子进场。
“兔子进场了,我什么都不懂,对于笼具的选择,还有兔场里面温度的把控等,都要从头学起。”李开凤回忆说。
同年10月,眼看到了兔子出栏的时节,虽然前前后后联系了不少买家,却因为量少无人愿意上门收购。
正在李开凤焦急之时,横山镇农业服务中心给了她外出学习的机会。
“正是那次学习,我认识了很多养兔专业户、收购商,才有人愿意上门收购,解了燃眉之急。”李开凤感激地说。
扩规探路
与此同时,李开凤也意识到只有扩大养殖规模,这条路才能越走越宽。
加上有政策扶持和亲友助力,李开凤决定不再小打小闹。2022年7月,一个规模更大、设施更完备的标准化圈棚建成投用,可以养殖肉兔700余只。
2023年,在李开凤的不断努力下,巴鲁家庭农场年产肉兔3.5万余只,年产值达到100余万元。
“这个家庭农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农闲时还可以来打工赚钱。”横山镇天台村村民李廷永乐呵呵地说,兔子粪还可以当作农用肥料。
逆势而上
当李开凤着手继续流转土地、扩大养殖规模时,不理想的市场却给她泼了一瓢冷水。
面对困境,李开凤没有气馁,而是决定逆势而上。
李开凤表示,虽然现阶段市场比较低迷,兔子售价不是很好,但是她现在想的是怎么把兔子品质做好,如何提高受胎率、存活率以及缩短配种周期等等,尽力渡过难关。
了解到李开凤面临的各种困难后,镇村干部、技术人员多次上门,从优化养殖周期、优化养殖模式、减少人工成本、提升总体收益等方面综合施策,让她的家庭农场早日走出困境。
“接下来,我们将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帮助她从优化养殖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养殖渠道等方面,提升养殖场的综合收益。”横山镇农服中心高级兽医师刘光文说。
横山镇天台村驻村第一书记赵月表示,将积极协助家庭农场提档升级,帮助其维护好与周围群众的良好关系,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虽然现在肉兔市场大环境不是很好,但是大家都支持我继续养下去,我会坚持到行情好起来的那一天。”采访的最后,李开凤信誓旦旦地说。
供稿单位:綦江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