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重庆 > 正文

小“背篓”牵动大“民生”——这支公安小分队,全力护航“背篓专线”

0
分享至

2022年6月18日,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贯通运营,这条近郊轨道交通线路就成了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周边菜农们将新鲜蔬菜运往市区销售的“绿色通道”,因此也被称为山城最具烟火气的“背篓专线”。

为了更好地帮助服务菜农,营造 “背篓专线”和谐的秩序,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勤务二支队根据菜农们的出行及换乘习惯,组建起一支由12名民警,9名辅警组成的背篓专线护航小分队,每日深夜轮流奔赴轨道石船站开展备勤守护,拂晓乘坐第一班列车接力护送菜农平安出行,倾力为背篓乘客创造安全有序的乘车环境,全力确保“背篓专线”安全稳定。

破晓“出发”

尚不到6点,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站外已然站满了身背背篓的周边菜农,他们在等候着第一趟开往市区的列车,准备前往每周六开放的 “防空洞背篓菜市场”,期望能把地里的菜卖个好价钱。

和他们一样做好了充分准备的,还有这支背篓专线护航小分队。每天不到6点,他们便已整齐着装,在轨道交通4号线的石船站、龙兴站和轨道交通9号线的保税港站、观音桥站等站点接力为乘坐 “背篓专线” 的菜农们保驾护航,确保 “背篓专线” 安全有序地运转。

“首班车6点32分准时到达石船站”在站厅显示屏上确认时间无误后,小分队成员便在安检口与车站工作人员一同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常,查看各项物资是否准备就绪,车站网格化巡查是否发现问题,仔细检查着站台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任何安全隐患,一圈走下来,衣服后背已经隐隐湿透。

“大家排队过安检哈,都来得及”“自己的钱包注意放好哦,千万不要弄丢了!”小分队成员一边帮过安检的大爷抬起背篓,一边不停地提醒菜农们注意财物安全,在小分队成员的引导下,菜农们排列得整整齐齐,有序上车,小分队也正式开始了一天的护航任务。

晨曦“护送”

这趟“背篓专线”将要跨越50多公里的路程,开往市区,车程长达一小时。车厢内,菜农们带着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或低声交谈,或静静望向窗外。在他们中间,护航小分队正全力守护着这趟旅程,遇到有困难的村民,他们会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帮忙搬运重物、解答疑问。

“前几天我卖菜辛辛苦苦攒下了600块钱,可如今连同秤砣一起弄丢了。”6时40分许,在护航小分队执行护送任务的途中,一位卖菜的老人前来求助。老人边诉说着自己的遭遇,边急得直跺脚。见状,护航小分队迅速发动车站最小作战单元,沿着线路仔细寻找。不到30分钟,他们便在石船站内帮老人找到了丢失的物品。

“大家最近有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比如冒充医院说亲人受伤急需手术费这些,大家千万要谨慎哦,攒钱不容易”车厢里,小分队成员与菜农们交谈着,他们要护送的不仅是菜农赖以生计的背篓,还要尽力护住他们的钱袋子。

除了现场宣传提醒,护航小分队成员还会同轨道交通4号线工作人员,走进渝北区石船镇重桥社区村居委会开展“背篓专线进社区 共筑安全出行路”安全乘车和反诈宣讲。

“大爷,你今天背的有点多哦,四季豆、冬瓜好新鲜哦”,“那当然,我天没亮四点就起来摘菜了”“张警官,他这算什么,我早上三点就起来了”阳大爷刚说完,就激动得想站起来比划给他看,却不小心踢翻了背篓,瓜果蔬菜滚落一地,小分队成员们赶紧一起帮忙拾捡。

阳大爷也边捡边说道:“有了你们的守护,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我们乘坐“背篓专线”更加安心了。”说完车厢里就发出哈哈的欢笑声,在与菜农们亲切的攀谈中,列车迎着薄雾,向城区驶去。

清晨“转场”

7时30分许,“背篓专线”到达轨道交通保税港站,这里也是换乘9号线的换乘站。

“很多菜农因为担心错过这趟换乘列车,下一趟列车需要等待较长时间,赶到观音桥站时就不能占据更好的摊位,因此他们在换乘时往往非常着急,摔倒、背篓倾覆情况多有发生,这是我们站接力护航的重点。”在保税港站接力护送的民警王德志介绍道。

今年4月11日7时31分,在保税港站,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大爷拖着装满柑子的竹筐,在换乘时竹筐底部的小轮子被卡在列车与站台的缝隙中,大爷用力拖拽却不慎摔倒在地,此时,车门即将关闭,情况危急。还好正在附近执行护送任务的护航小分队队员眼疾手快,第一时间扶起大爷、抬起竹筐,合力将其安全送进了车厢。

上游新闻

,赞1.5万

“红土地到了,扶梯陡,大家掌好背篓哦”今年5月开始,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红土地站外的防空洞被改造为“防空洞背篓菜市场”每周六开放,专门为乘坐“背篓专线”而来的菜农们集中售卖蔬菜、水果提供方便,菜农们会经过重庆北站北广场站换乘到这里进行售卖。

由于红土地站深入地下94米,乘客在进出站时需要乘坐多级扶梯,且扶梯较陡,菜农们背着背篓挑着箩筐极不方便,一路上护航小分队还有站方工作人员一起帮忙,背的背,抬的抬,每段扶梯都安排专人守着紧急按钮以防意外,直至最后一个菜农安全出站。

城市不仅仅是高大上,也需要烟火气,“背篓专线”这条城市纽带,一端连接着勤劳朴实的乡村菜农,另一端则是需要新鲜农产品的城市居民。这群隐藏在菜农背后的“背篓专线”护航小分队的成员,他们没有风刀霜剑的故事,也没有惊涛骇浪的壮举,有的只是平平凡凡的日常和坚守,自护航小分队组建以来,已累计开展护送326次,出动护送警力3596人次。

“背篓专线”作为推动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大大小小的背篓,装的是生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庆轨道公安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对重要节点的管控和“老、弱、病、残、妇、幼”等重点群体的帮扶,通过运用“群众出行”“警企协作”“联勤联动”三份工作宝典,依托“北斗星”党建品牌,不断推出更多的为民服务载体,全力确保轨道辖区安全稳定,全力护航乘客平安出行,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iOS18.5正式版推送,安装包7.52GB,苹果释放清场信号:该淘汰了

iOS18.5正式版推送,安装包7.52GB,苹果释放清场信号:该淘汰了

大卫聊科技
2025-05-09 14:38:52
真大瓜来了!爆一线气质女星国外产私生子,还和原配儿子传绯闻

真大瓜来了!爆一线气质女星国外产私生子,还和原配儿子传绯闻

八斗小先生
2025-05-09 14:04:21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5-09 19:08:29
七旬大爷出门散步被拉去割眼袋,女儿赶到时已出手术室:血从眼角浸出,眼睛都肿了

七旬大爷出门散步被拉去割眼袋,女儿赶到时已出手术室:血从眼角浸出,眼睛都肿了

潇湘晨报
2025-05-09 15:40:07
又击落25架,中国反无人机系统杀爽,印军再遭失败,打开大坝放水

又击落25架,中国反无人机系统杀爽,印军再遭失败,打开大坝放水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5-09 09:06:35
炸裂!网传某地摩友圈6男3女感染梅D?事情真相是?

炸裂!网传某地摩友圈6男3女感染梅D?事情真相是?

魔都囡
2025-05-09 09:21:19
动真碰硬!8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已全部进驻

动真碰硬!8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已全部进驻

政知新媒体
2025-05-09 12:52:39
实锤!印度境内发现高度疑似PL-15e导弹残骸,分析称是燃料耗尽或被拦截

实锤!印度境内发现高度疑似PL-15e导弹残骸,分析称是燃料耗尽或被拦截

不掉线电波
2025-05-09 17:41:54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善平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善平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5-09 18:39:54
厉害了!央视报道PL-15E生产线,24小时无人化全自动不间断生产

厉害了!央视报道PL-15E生产线,24小时无人化全自动不间断生产

辣条小剧场
2025-05-09 03:33:15
郭艾伦详解库里腿筋伤势:今年季后赛打不了 二次拉伤风险太大

郭艾伦详解库里腿筋伤势:今年季后赛打不了 二次拉伤风险太大

醉卧浮生
2025-05-09 18:13:38
金巧巧适不适合演农村人?

金巧巧适不适合演农村人?

新民周刊
2025-05-09 19:31:00
女子走路突然转身,被“追尾”致骨折,获赔7万元,“安全距离”规则能适用行人吗?

女子走路突然转身,被“追尾”致骨折,获赔7万元,“安全距离”规则能适用行人吗?

开屏新闻客户端
2025-05-09 17:30:31
全面爆发:印度攻击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

全面爆发:印度攻击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

一种观点
2025-05-08 18:49:59
印度赢麻了,举国欢庆飞机拦截中国导弹!红旗16拦截印度弹道导弹!

印度赢麻了,举国欢庆飞机拦截中国导弹!红旗16拦截印度弹道导弹!

汉唐智库
2025-05-09 15:22:06
巴基斯坦证实:中国研制的歼-10C战机在空战中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巴基斯坦证实:中国研制的歼-10C战机在空战中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杨风
2025-05-08 22:33:11
巴外交部官宣:“阵风”战机由J10C击落,法媒:是印度飞行员无能

巴外交部官宣:“阵风”战机由J10C击落,法媒:是印度飞行员无能

阿伧说事
2025-05-08 11:05:22
刘兴连,被查

刘兴连,被查

政知新媒体
2025-05-09 17:02:47
一旅客遭遇“免费降舱”,买的商务舱变成经济舱,厦航回应

一旅客遭遇“免费降舱”,买的商务舱变成经济舱,厦航回应

界面新闻
2025-05-09 17:46:04
环球小姐李思萱学历造假 伪造证书虚构成绩 获刑240天

环球小姐李思萱学历造假 伪造证书虚构成绩 获刑240天

大象新闻
2025-05-09 18:35:05
2025-05-09 20:31:00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选专业愁断肠,这个视频帮您忙!

亲子要闻

别让距离成为亲情的遗憾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