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晨晨近期有一些奇怪行为:无论是阅读还是书写,晨晨总喜欢歪着脑袋,甚至在做作业时常会出现跳行或遗漏单词的情况,这些迹象让晨晨父母十分担心女儿的学习效率与健康。更为严重的是,晨晨自己也说,在课堂上看黑板变得越来越吃力,双眼频繁眯起,这种现象已持续一个多月,引起了老师的关注,他们注意到晨晨上课时似乎难以专注黑板上的文字。
带着这份疑惑,她们来到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寻找困扰已久的视力问题的答案。经小儿眼科专家、主任医师、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何勇川院长的全面评估,确诊晨晨患有交替性外斜视,并决定进行斜视矫正手术。
手术顺利完成后,晨晨却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复视,即无论远观近瞧,世界都分裂成了双重影像,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面对这一情况,何勇川院长耐心解释说:“斜视手术虽然调整了晨晨的视线方向,使之看起来更加自然,但对于深层次的视功能并未修复。要真正解决复视的问题,恢复双眼间的和谐协作,视觉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他进一步指出,视觉训练的目标在于重建三级视觉功能体系:同时视、融像与立体感,从而使晨晨的视觉系统实现全面发展。
晨晨初次视觉训练检查揭示了复视的实质—双眼在观看同一景物时无法准确对齐,造成了图像的叠加与混淆。此外,她的调节能力和融像机能亦显得不足,特别是在远距离注视下呈现出的内斜视倾向,更是加重了复视的程度。
在训练团队的精心设计下,晨晨开始了她的视觉训练之旅。最初阶段,通过镜片阅读技巧,晨晨学会了如何放松眼睛的调节肌肉,这是建立稳定生理复视的基础。接下来,“互动凝视+雾视镜”的组合帮助她掌握了放松与散开的技能,而立体镜BI训练则专攻散开能力的培养,针对性解决了她先前的内斜视问题。
随着训练进程的推进,晨晨的调节灵敏度逐渐提高,近距离的融合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最后阶段,晨晨在远近切换、散开与集合方面的表现均有改变。
经过10次的规律训练,晨晨的视觉状况发生了变化。融像能力的大幅提升,调节功能增强,不仅消除复视现象,也让晨晨重拾了自信的笑容。如今,她能轻松地阅读、书写,不再需要歪头或眯眼,学习效率显著提升,生活品质得到改善。
斜视术后视觉训练有何意义?何勇川院长介绍:视觉训练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消除斜视术后症状,另一方面维持长期手术效果,降低斜视复发机率。在于培养斜视患者的视觉技能和功能,消除重影,视疲劳,混淆视、建立完善的三级功能(同时视、融像、立体),眼球运动训练。通过特定的眼球运动,双眼融像练习来促进眼肌协调;建立高级立体视觉训练,通过使用立体视觉图像进行训练,提升深度感知和空间认知能力等。
温馨提示:即使是在复杂的斜视术后,通过系统的视觉训练,也能克服复视等视觉障碍,重建健康的双眼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