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重庆高新区道路交通“大综合一体化”治理,切实提升交通信号配时管理水平,保障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重庆高新警方在辖区各中小学校寒假来临之际,以冬季突出违法集中整治行动为抓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从组织方案、秩序管控、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辖区学生出行平安。
疏导校园周边秩序
优化交通组织,全面排查夯实基础
大学城纵五路位于高新区学智社区与龙桥社区之间,南接大学城南二路,北抵大学城北路。该区域大型居民区聚集,因规划年限早、分流性差等历史原因,通行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交通出行需求;同时,沿线分布8所重点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种艺术培训机构,教学总规模达1.8万余人,各校上放学时间不同,导致通学高峰跨度大、时间长。
为缓解该区域早晚高峰及接送学生时段交通拥堵,交巡警部门经多次实地踏勘,广泛征求意见,一是在高桥实验学校、巴蜀科学城中学、树人小学聚集的纵五路片区实施3个“微循环”,在纵五路南段、重大南路西段等6条道路实施单向通行,在纵五路(学博路段-动漫北路段)、大学城南路洺悦芳华南门段(树人一支路至大学城辅道)实施换向通行。二是新增交通标志92套、重新施划标线1200平方、新增人行道护栏及限时停车区700米,优化公交站点2处,新增站点1处,方便道路单向循环后学生及家长乘坐公共交通。三是策动巴蜀科学城中学、树人小学等学校根据校门布局、学生数量、出行占比情况,分年级、分校门区域化分配等候空间,缓解上放学时段“井喷式”聚集。
“最近接送孩子的确觉得顺畅了很多,也没有以前那么堵了,交巡警一直在身边觉得好安心。”在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门口,一位接送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此前,由于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紧邻主干道天赐路,且位于成渝环线高速上道口附近,上放学高峰期周边道路车辆积压、人流巨大,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交通“难点”,警方制定了“一校一策”交通组织方案,取消了学校门口左转信号灯,减少交通冲突,缓解天赐路交通压力;在车库出口位置安装中央隔离柱,有效实现人车分离,确保学生及其他行人过街安全。方案实施以来,效果明显,获得了校方和家长朋友的一致好评。
补齐管控短板,全力压降违法空间
以学校周边道路及接送学生车辆通行线路为重点,高新警方采取了定时、定人、定岗、定责的勤务机制,开展上放学时段的护学交通疏导工作,及时查纠车辆乱停乱放、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等违法行为。同时,深化校园安全协同共治,落实“校家警”联勤工作,联合辖区派出所、学校安保人员、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等社会群众加强对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维护。
优化上放学护学勤务
此外,警方严厉打击各类驾驶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飙车炫技”等交通违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及时将发现的涉未成年人相关违法情况通知该生所属学校,督促校方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良好,杜绝涉校交通事故发生。在上放学时段,对大学城南路、大学城西路、纵五路、重大南路等学校周边道路实施限货政策,线上线下打击非法闯禁,保障上放学时段学生家长通行安全。
进校开展安全宣讲
补齐宣传短板,丰富形式营造氛围
“年满16周岁才可以骑行电动自行车上路,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主动做到有牌证、戴头盔、靠右行,不闯红灯不逆行。”高新交巡警支队民警入校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讲时说道。
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栏
为提高学生们“知危险、会避险”能力,结合交通安全“七进”宣传活动,高新交巡民警持续进校园开设交通安全教育课程,广泛宣传学生步行、骑行、乘车交通安全知识,推动提升师生安全守法意识、自救自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一栏一标语”宣传阵地,定期增设或更新各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固定宣传栏,提示学生及其监护人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同时依托各类媒体平台,对查处的校园周边典型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案例进行曝光并通报学校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切实起到安全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