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重庆市民政局举行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东海出席发布会,介绍2025年清明节群众祭扫工作安排情况,倡导文明节俭、绿色低碳的方式缅怀逝者、寄托哀思,传播文明殡葬新理念新风尚。
服务“加码”,祭扫体验“焕新”登场
清明节是群众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祭扫需求集中,为此,市民政局联合市林业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并召开2025年全市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会议,对祭扫服务保障和森林防灭火工作作出安排。各区县民政部门迅速行动,制定详细方案,搭建应急体系,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
为优化市民祭扫体验,各地民政部门与陵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祭扫相关信息。部分陵园增设专人引导的绿色通道,提供轮椅租借、热水供应、遮阳棚、医疗急救点等贴心服务,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个细节。同时,民政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针对殡葬服务机构乱收费、强制消费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全力维护殡葬市场秩序,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新俗“领航”,殡葬传统“蝶变”升级
在推动殡葬移风易俗方面,全市民政系统抓住清明节前后部分群众集中祭扫、落葬时间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殡葬文明新风尚宣传活动。
各殡葬服务机构普遍通过举办网络微课堂、制作宣传橱窗、发放宣传单等方式,鼓励大家选择鲜花、电子香烛等方式祭扫。大渡口区金龙山公墓优化服务流程,崇兴生命纪念园利用户外灯杆广告位进行宣传,以创新方式引导市民摒弃传统陋习,践行文明祭扫。
安全“护航”,守护祭扫“稳顺”无忧
安全保障是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区县民政部门节前对服务场所的基础设施、消防设备、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查,节日期间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守、带队督查、信息零报告制度。
此外,民政部门还与公安、交通、城管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做好重点祭扫场所及周边区域的人员分流、交通疏导、火源管控和祭祀用品管理工作。针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散坟祭扫,指导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落实防灭火人员和物资,严格管控森林防火区内的用火行为,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市民政局特别提醒广大市民,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的殡葬服务机构均已禁止祭祀时燃放烟花爆竹、焚香烧纸,呼吁大家增强防火意识,积极参与文明祭扫,共同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祭扫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