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扎堆眼科门诊,问题出奇一致:“孩子戴了框架眼镜,度数怎么还是涨?”面对家长的焦虑,眼科医生常提到一个名字——角膜塑形镜(OK镜)。这种白天不用戴镜、晚上佩戴的特殊隐形眼镜,究竟有什么魔力?
当框架眼镜“失效”时 另一种选择浮出水面
框架眼镜能矫正视力,但对控制近视进展效果有限。眼科医生解释,普通眼镜只是通过镜片调整光线折射,让孩子看清远处,但无法干预眼轴增长。而角膜塑形镜的设计更“主动”:它利用高透氧材料制成特殊弧度镜片,夜间佩戴时轻柔改变角膜形态,白天摘镜后,角膜暂时保持理想曲率,让孩子无需戴镜也能清晰视物。
更重要的是,多项研究证实,角膜塑形镜能通过光学离焦原理,延缓眼轴增长。这意味着,对于每年度数增长过快的孩子,可以选择佩戴角膜塑型镜,进一步延缓近视增长的度数。
科学控度背后的“硬实力”
小龙(化名)13岁时,近视度数200度左右,左眼眼轴24.86mm,右眼24.8mm,即便严格佩戴框架眼镜,一年内仍增长了75度。“眼轴增速太快,按这趋势,成年后很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医生建议尝试角膜塑形镜。
经过详细检查(包括角膜形态、眼表健康、泪液分泌等),小龙适配了一副个性化设计的OK镜。初期需要每晚佩戴8-10小时,白天裸眼视力稳定在1.0。经过定期复查,小龙的近视度数几乎没有增加。小龙妈妈感慨:“以前总担心他打球时眼镜摔碎,现在白天不用戴镜,孩子也轻松多了。”
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门诊主任谭春华医生介绍,角膜塑形镜之所以受到广大家长群体的欢迎,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物理控轴,延缓近视:通过重塑角膜前表面,形成周边视网膜近视离焦,直接干预眼轴异常增长,从根源抑制近视发展;白天“自由”,运动便利:夜间佩戴,白天无需戴镜,尤其适合运动、舞蹈等场景,降低框架眼镜带来的不便和意外风险;个性化适配,可逆可控:需经专业验配,根据角膜地形图“量眼定制”,停戴后角膜会逐渐恢复原状,不造成永久改变。
医生提醒: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
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门诊主任谭春华医生介绍,角膜塑形镜属于国家三级医疗器械,需严格筛查。它不是‘神器’,但确实是目前被验证的科学手段。医生强调,验配角膜塑形镜需到正规医疗机构完成10余项检查,佩戴后需定期复查角膜健康及眼轴变化,及时调整防控方案。
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门诊主任谭春华医生强调:“近视防控是一场‘持久战’,角膜塑形镜提供了一种更积极的选择。如果孩子戴框架眼镜后度数仍快速上涨(如年增长≥75度),或对日常生活、运动造成困扰,不妨与眼科医生深入沟通,评估适配可能性。毕竟,在近视防控的黄金期(18岁前)及时干预,或许能让孩子远离高度近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