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以“温情追忆 情暖清明”为主题的永川区第三届清明百姓共祭活动在重庆白塔福寿园温情启幕。本次活动由重庆白塔园殡葬开发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永川区民政局联合支持,吸引了约100名市民参与。活动通过绿色祭祀、数字缅怀、文化传承等创新形式,既延续了慎终追远的传统孝道,又展现了现代殡葬文明的崭新风貌。
传统与科技交融 创新祭祀显温度
活动首次引入了AI技术,打造“数字缅怀”特色环节。在德厚厅LED大屏上,通过AI技术,《天堂来信》视频利用智能算法动态复现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让一张张老照片与影像片段,生成温暖的追思短片,令家属动容。市民李女士含泪表示:“看到父亲‘数字形象’里的笑容,仿佛他从未离开。”
仪式细节蕴深意 文明新风润心田
环保理念与传统祭祀文化完美融合。活动现场,素雅的供桌上整齐陈列着青团、时令鲜果与清酒,既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亦承载着对先人的深切追思。百余名参与者将写满寄语的浅绿色水溶纸放入“远航的”纸船,随流水缓缓漂远;上百支气球带着对先人的思念缓缓升空。当《思念曲》的旋律在山水间流淌,气球化作漫天星子飘向苍穹,寄托着"春风传心语"的美好愿景。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天地对话"的仪式设计,既传承了慎终追远的文化基因,又赋予了传统习俗新的时代内涵。据活动主办方介绍,采用水溶纸既延续"放河灯"的传统意象,又践行了环保理念。
公益践行树标杆 多方共筑文明殡葬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亮介绍到,重庆白塔福寿园连续三年举办百姓的共祭活动,旨在推动殡葬文化从“重殓厚葬”向“文明祭祀和精神传承”转型。
参与者王女士手持祭扫礼包动容分享:"以前总觉得烧纸钱才是祭祀,这次活动让我改变了想法。当我看着屏幕上AI呈现的父亲生前影像,突然感觉这样的纪念方式更有人情味,就像在和逝去的亲人进行最后一次对话。"
一束鲜花寄哀思,一曲清音传追忆。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白塔福寿园的共祭模式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文明祭祀新选择,更以文化创新赋能生命教育,让清明节真正成为传承孝道文化、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