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林勇从军队转业至荣昌公安工作,成为昌州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为何选择公安?他说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林勇迅速转变角色,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我加压,一心扎根社区,用脚步丈量、用汗水浇灌一方责任田,用执着和坚守换来辖区群众的点赞。
深入社区 掌握社区民情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梦想。林勇负责的宝城寺社区融合了新旧小区和出租屋,流动人口密度大。以网格为基础开展社区工作的同时,林勇借助“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与录入,加强与社区办事处工作人员沟通联系,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辖区情况。
林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常常抽时间深入社区,一个小区一个小区不停转,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在不断走访中,林勇掌握到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困难,同时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困难家庭申请救助、寻找丢失物、调解邻里纠纷等工作,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夸赞,慢慢地,辖区居民们也习惯有事先找他帮助。
一个月前,林勇接到社区工作人员反映,辖区有一孤寡老人胡某失联多年后找回,其现在医院住院治疗,由于没有身份证,住院报销无法办理。了解情况后,林勇同社区干部到医院看望胡某,同时为其办理身份证。拿到身份证后,林勇主动将身份证送上门,并为其办理住院报销手续,解决了老人胡某住院报销的问题。
化解矛盾 夯实基层基础
社区是矛盾纠纷的集中地,化解矛盾纠纷对于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有着巨大的作用。辖区发生大小矛盾纠纷时,林勇总是“随叫随到”,积极介入开展调解。
3月中旬,有居民反映,辖区一小区楼上楼下两户邻居因房屋管道漏水问题发生矛盾,关系紧张,双方自行协商一直未谈妥。林勇立即到达现场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在明确责任后,林勇联合司法所及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调解工作,从邻里情分、法律法规等多个角度耐心劝导双方,重新梳理纠纷事实和矛盾焦点,商讨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双方在自愿基础上就漏水维修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无论是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还是物业纠纷,林勇都耐心倾听当事人双方诉求,认真分析矛盾根源,提出合理的调解方案。“尽量不把矛盾上交,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两次、三次,总归要调解下来。”林勇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成功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赢得了辖区居民的赞赏。
创新反诈 守护群众钱袋子
荣昌公安加大电信诈骗打击力度期间,作为社区民警的林勇也在思考着如何提高辖区居民反诈意识,降低受骗率。在街边发放宣传单、组织集中反诈宣传、上门办其他事时也抓住机会展开反诈宣传、车子载着喇叭一边走一边放、逮到机会就“巴”着办案民警,详细了解辖区诈骗案件经过,分析被骗原因,但辖区居民被骗率依旧不下降。林勇发现,尽管多次开展反诈宣传,但到场的多半是上了年纪的人,而被骗的人里面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
“看来还是宣传的覆盖面不够。”年轻人要上班,集中宣传难以实现,怎么办呢?仔细思考之后,林勇经所领导同意,发动社区干部、网格员建立反诈宣传工作群,将辖区被骗案例简短编辑后加上诈骗手段和民警提醒发布群内,再由网格员发至各小区业主群;联系制作反诈宣传海报,张贴在电梯、楼道口;剖析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组织社区民辅警、社区干部、社区网格员以及志愿者在傍晚居民在家时段开整集中宣传入户行动,截止3月,共入户1800余户,宣传3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通过他的不断努力,其负责的社区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30%。
“深耕社区、服务群众。”林勇说这是他的工作理念,并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扎根社区,为辖区居民的安全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