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沙
“密密,报表没问题吧?”
“密密,普法PPT做好了吗”
“密密,没人了,走,出警啦!”……
大家口中的“密密”是梁平区公安局蟠龙派出所民警汪密密,一名95后退役军人,她不仅是大伙儿公认的“大内总管”,还是工作中的“万能补位”。
统筹协调 她是内勤岗上的“全能选手”
“内勤岗位的键盘上没有硝烟,却连着千头万绪的警务脉络。要想真正做好,并不容易。”2022年,初到蟠龙派出所,汪密密就被安排负责内勤工作,这与她想象中的热血警营有些出入,但“不讲条件的完成任务”已经成为刻进DNA的记忆。
文件流转、信息报送、党建工作、数据统计……都要经她一手操办、精心打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就是对内勤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汪密密看来,内勤工作是她与同事们交流合作的桥梁,她扎实做好的每一项任务,都能成为大家顺利推进工作的助力。为高效开展工作,她创新建立了“三色分类管理法”,将一项项待办任务按照紧急、重要、常规任务分级标注为红色、黄色、蓝色,并逐一完成,严谨入微、无一疏漏,确保全所工作零延误。
此外,为方便大家及时查询相关信息,汪密密还主动整合了户籍、治安、社区等6类数据,并严格按照档案规范整理,使得查询效率提升了30%。
在汪密密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各类文件、台账、报表以及换了一本又一本的日程本,她每天和各种报表、档案材料、数据打交道却总是不厌其烦、有条不紊,在同事的眼中她是个“无所不能”的全能型选手。
作为所里的“大内总管”,她总是“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音”。内勤工作虽没有抓捕犯罪分子的惊心动魄,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但有的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有的是在岗位上默默坚守。
勤学善思 她是让人安心的“万能补位”
在基层派出所干内勤还要兼顾社区、户籍、处警、巡逻甚至出差抓捕,只要工作“缺位”,必须立刻“补位”。用汪密密的话说就是:“一只合格的‘备胎’,必须全面发展。”
2024年11月,一位同事在出警为老乡寻找走失的耕牛时,不幸受伤。半夜接到同事电话的汪密密,先是迅速冷静地联系医院并护送同事就医,随即有条不紊代替同事继续处理后续工作,将耕牛连夜送回老乡家中。
在同事们看来:“有汪密密在,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
类似的“补位”还有很多,家住农村的张大爷因身体原因无法往返办理、领取身份证。汪密密得知此事后,主动上门为张大爷拍照,并在身份证办理好后第一时间为张大爷送证到家。不仅如此,在之后的时间里,她还对来办理相关证件的身体不便的群众进行登记,累计开展“送证上门”20余次。
“作为一个社恐,为了干好社区和户籍工作,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前,我已经为此做足了准备。”为提升自己在社区警务上的“补位”能力,汪密密经常会主动跟随老民警走访群众,并总结出了一套腿勤、嘴勤、手勤的“三勤工作法”。
在户籍工作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汪密密不仅为自己整理了一份《常见户籍问题解答手册》,她还根据办理的业务数量和占比,整理出了材料较多、群众容易遗漏材料的几类业务,制定了全面的材料卡片进行分发和张贴,并将书面材料格式进行了统一。让群众不再“跑空子”、漏材料,连续两年,户籍窗口未有投诉案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创新宣传 她是备受学生崇拜的“普法卫士”
从警3年来,汪密密凭借出色表现,先后2次获评“优秀公务员”,荣获个人嘉奖1次;同时发挥个人特长,多次在市级、区级各类竞赛中斩获佳绩。
鉴于辖区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居多的现状,汪密密组建了“社区法治宣讲组”。宣讲组成立以来,已针对老年人、学生等群体开展反诈宣传30余场。
在担任蟠龙小学法治副校长期间,孩子们的一句 “网上警察叔叔都有警察小熊作为奖励”,催生了她的创新灵感。于是她自掏腰包为同学们设立了“反诈小卫士”奖励机制,将警察小熊玩偶、定制笔记本等融入互动游戏,让反诈知识在趣味竞赛中入脑入心。
2024年9月,这套创新机制显现成效,一名学生在遭遇“游戏充值诈骗”时,凭借课堂所学第一时间向汪密密求助。经及时干预,成功拦截了这起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案件,实现“教育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的防范效果。
汪密密的普法之路并未止步于反诈宣传,她还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持续深耕。今年,她精心设计的《相约花季・静待花开》防性侵课程,在重庆市教委主办的“第九届中小学法治教育精品课竞赛”中脱颖而出,斩获法治副校长组二等奖。
从堆满报表的办公桌到晨光熹微的户籍窗口,从暮色四合的巡逻路上到掌声热烈的校园课堂,汪密密的藏蓝青春,写满了“补位”的故事——补的是工作的缺口,更是群众的需求。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从敲开群众家门到走进学生心门,每一步,汪密密的工作都做得很扎实。她凭着一份赤忱与真心、一股实干与冲劲,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藏蓝”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