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畅,女,198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武隆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一级警长。
从警21年,苏畅同志坚守“人民至上”情怀,以真情换真心的理念,不断锤炼“为民服务”的本领,用心倾听人民心声,用情解决人民难题,做精做优出入境管理各项工作,以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用服务获得了群众认可,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个人嘉奖2次、先进个人2次、优秀公务员7次。
耐心细致——微笑服务是她的名片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在武隆区政务服务中心出入境服务大厅,苏畅同志亲切的问候,如春风般温暖。自开展窗口工作以来,苏畅同志以专业、负责、热情作为她的工作标签,用实际行动践行“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理念,把小小窗口当做闪亮舞台,用文明热情展示着武隆公安的风采,用心搭建起警民连心桥。“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日常工作中,苏畅同志通过公开首问负责制、业务办理告知制,公示办事指南、延长办公时间、开展预约服务以及在窗口配备眼镜、雨伞、医药箱物品等积极推进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她还创新开展办理事项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等方式不断提高为民办事效率,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适宜辖区的为民服务措施落地生根,营造了安全有序的公安政务服务环境。全区办理户籍业务的13个派出所分布在各乡镇街道,远的坐车单程都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各种历史遗留的户籍问题层出不穷,很多时候群众都会就近到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反映,苏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认真记录,积极联系辖区派出所开展调查走访,耐心梳理汇总资料,逐个消化难题,争取让每个户籍问题都有“暖心答案”。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遇到困难和问题就找区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公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苏警官,找她咨询能少跑一点弯路。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立以来,苏畅同志共解决群众疑难问题40余件、有效化解因政策理解不到位造成的投诉12起,她用真诚与耐心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肯定。
以人为本——为民解忧是她的追求
工作中,苏畅同志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于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她总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2023年8月的一天,永川区群众小吴向武隆公安求助,希望寻找在武隆失散多年的父母。接到求助后,苏畅了解到小吴当时年龄小又先后辗转多个省市,对自己的身世只依稀记得琐碎片段,于是亲自到小吴当年出生地走访调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综合研判比对、电话核实等方式,终于在长坝镇东山村找到了小吴的家人。在小吴母亲六十寿宴上,小吴圆了她半生的寻亲梦。
2024年初,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公安窗口,称自己多年没有户籍,生活极为不便。据了解,老人是因为年幼父母离异后为谋生外出打工,此后辗转多地,户口信息被遗失。没有户口,意味着无法享受医保、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生活处处受限,于是他根据记忆回到家乡想办理自己的户口。了解情况后,苏畅立即与当地派出所联系,走访辖区群众,查找历年档案资料,多次组织乡党委政府、民政、村社开展一事一议,专题研究老人落户问题,后又帮助他审核申报材料、简化落户程序等,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老人多年的“黑户”终于变“白户”,当他拿到身份证时,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重获身份归属的喜悦溢于言表。那一刻,他漂泊半生的身份终于“落叶归根”。
守正创新——群众满意是她的信条
苏畅同志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认可和赞誉。武隆升区以来,根据行政区划原来的巷口镇划分成凤山街道和芙蓉街道,群众办事经常要多头跑,为了避免群众办事反复跑,她向周边区县取经,深入基层调研,大胆提出将城区两个派出所的业务融会贯通,打破区划限制,充分赋权窗口受理民警,将两所变为一窗,将多头跑多次跑变成进一门跑一次。
如今,凡是居住在城里的群众无论是芙蓉街道还是凤山街道都可以在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办理全部的户籍业务,极大程度上为群众提供了方便。2024年以来,苏畅同志累计受理各类行政许可业务共计40130次,其中印章备案6953次,民爆购买运输5799次,烟花爆竹运输815次,户政业务审批26295次,边境证办理174次,特种行业办理94次。
以“小窗口”服务“大民生”,以“小细节”推动“大满意”,苏畅同志用女性的柔美和细致、警花的坚韧和执着,在方寸窗口间诠释着什么是使命、什么是责任。她说,未来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最朴实的行动解决群众的各类难题,尽职尽心地兑现“为民办好每一件实事”的从警初心,为武隆公安擦亮一扇为民服务的“暖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