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一域关系社会全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我区始终以不回避、不掩盖的态度,站在矛盾的最中心、纠纷的最前沿,积极回应群众的所期所盼。
近年来,我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畅通基层组织“毛细血管”,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全面促进社会治理格局从“单一”向“多元”转变、社会治理重心从“粗线”向“精细”转移、治理动能从“传统”向“现代”转换,大幅提升矛盾风险化解能力和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我区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
分级诊疗
“门诊接单”有力有速有效
“感谢调解员,让我们少跑好多冤枉路,还顺利拿到了赔偿款。”
“因为垃圾堆放产生矛盾,也耐心为我们调解,让人心里感觉很踏实。”
“还好有人帮我们说话,不然这次买到过期食品就要吃哑巴亏了。”
……
无论是家事纠纷、邻里矛盾,还是小额债务、消费者维权,只要群众有需要,区综治中心就会有所为,这也是我区推进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分级诊疗”的具体实践。
“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协调运行,以区综治中心‘中枢大脑’、镇街综治中心‘实战支撑’、村(社区)综治中心‘基层触角’的功能定位,深入推动三级综治中心工作走深走实。”区综治中心主任石磊说。
据介绍,区综治中心将信访受理接待、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公共法律服务、社会治安研判调度、社会心理服务等功能融为一体,实行重大矛盾攻坚式多元化化解,具有重大矛盾“协调部”的功能。镇街综治中心整合了基层平安法治力量,“一站式”提供政策咨询、治安巡防、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村(社区)综治中心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以基层民主协商为载体,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及时疏民情、解民忧。
石磊告诉记者,在分级协作中,综治中心的业务能手将群众当面提出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统一登记后,及时分流、派发,分类导入办事程序。对一般的家事纠纷、邻里关系、小额债务、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事故等民商事纠纷,派单分流到属地属事调委会限期办理,让“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不上交”落到实处。2024以来,我区综治中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99.96%。
力量叠加
“专家联手”治疑治纠治难
如今,“陈云海”“李双波”等金牌调解室已成为了綦江区人民调解的名片。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引入“专家”联动发力,是我区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的有力举措。
文龙街道居民刘元福在电话求助中说:“我和其他9位工友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无水岗项目干木工,被拖欠工资,且多次讨要说法无果。”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陈云海调解专班牵头、民警配合的调解工作组开展调解工作,通过收集证据、联系对方公司等措施,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
三江街道居民张道美和邻里约起报名到香港旅行。按照约定张道美他们为第二批出游者,但到了约定时间,张道美他们并没有如期出行。后来他们联系工作人员退款,却一直打不通电话。
张道美一行均为七八十岁高龄老人,他们历时4个月辗转在綦江寻人无果,随后便找到李双波。联动公安部门、依托大数据平台,李双波与经办人员取得联系,并郑重告诉该人员相关法律规定及不退款的利害关系。最后,当退款送到每位老人手中时,大家连连道谢,并送上锦旗。
我区综治中心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人民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多家单位,以及5个金牌调解室力量,采取常驻、轮驻等方式,设立调解、行政解纷、诉讼服务、法律监督、信访解纷、法律服务等功能区,打通了调解、仲裁、诉讼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访调、访诉之间分流和无缝对接,形成了“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模式,切实让群众“走进一扇门、事务一站清”。
触角延伸
“未病预防”早查早判早治
我区综治中心不仅对症下药治除“已病”,还延伸触角防患“未病”。
去年11月—12月期间,綦江区先后发生两起物业涉众矛盾纠纷。我区综治中心根据每周平安稳定风险研判情况,以及对全区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分析发现,房地产物业纠纷呈大幅上升趋势,可能会对春节期间平安稳定带来压力。
随即,综治中心启动预判预警和调度机制。他们调度区住房城乡建委等单位对已出现的风险隐患进行复盘分析,快速查找“病根”,同时调度上述有关单位,加大此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
“2025年春节前,区住房城乡建委对物业行业服务违规外包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并提前介入处置了某小区新旧物业交接难等问题16个,有效将物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维护了全区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石磊说。
社会稳定形势研判是综治中心的重要职责,为此,我区综治中心不断强化系统思维,依托矛盾纠纷、社会治安等政法数据,全面系统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形成专题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推动“社会病”提前发现、提早治疗。
同时,我区综治中心还加强综治信息系统和平安风险闭环管控系统综合运用,整合“雪亮工程”各类视频监控镜头16977个,建成智能安防小区114个、智能门禁1028套,推广“法治·莎姐守未”“渝悦·精神卫生”等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应用,通过风险人员动态更新、风险提示滚动上屏,实现一屏知“全局”。我区综治中心成立以来,提前预警处置涉稳信息283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联防联控、网格化服务管理、属地部门协调联动、综治队伍能力提升方面机制,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平台作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可见、可触、可感。”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即,综治中心启动预判预警和调度机制。他们调度区住房城乡建委等单位对已出现的风险隐患进行复盘分析,快速查找“病根”,同时调度上述有关单位,加大此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
“2025年春节前,区住房城乡建委对物业行业服务违规外包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并提前介入处置了某小区新旧物业交接难等问题16个,有效将物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维护了全区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石磊说。
社会稳定形势研判是综治中心的重要职责,为此,我区综治中心不断强化系统思维,依托矛盾纠纷、社会治安等政法数据,全面系统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形成专题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推动“社会病”提前发现、提早治疗。
同时,我区综治中心还加强综治信息系统和平安风险闭环管控系统综合运用,整合“雪亮工程”各类视频监控镜头16977个,建成智能安防小区114个、智能门禁1028套,推广“法治·莎姐守未”“渝悦·精神卫生”等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应用,通过风险人员动态更新、风险提示滚动上屏,实现一屏知“全局”。我区综治中心成立以来,提前预警处置涉稳信息283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联防联控、网格化服务管理、属地部门协调联动、综治队伍能力提升方面机制,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平台作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可见、可触、可感。”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