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市纪委监委通过“风正巴渝”微信公众号公布了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其中涉及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典型问题。
清廉过节,是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的社会风尚,旨在弘扬清风正气,防止节日期间的腐败。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不仅保护了党员干部本身,也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笔者认为,学习教育要把控好节假日这个关键节点倡廉促廉。
要经常讲纪律,筑牢思想防线。廉洁过节不是一时的要求,而是长期纪律。各级党组织要利用节前教育、廉政谈话等方式,反复强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明确“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收”,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防止“小节”失守酿成“大错”。
要经常提警示,强化震慑效应。以典型案例为镜鉴,通过通报曝光、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等形式,让党员干部看到“伸手必被捉”的严重后果,彻底破除“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既要抓“关键少数”,也要管“绝大多数”,形成“不敢腐”的强大震慑。
要经常抓监督,严防隐形变异。节日期间人情往来密集,容易成为“四风”问题和腐败行为的滋生温床。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节假日易发多发的违规收送礼、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突出问题,运用大数据赋能和现场检查、发动群众监督等手段,精准发现“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隐形变异问题,让“四风”问题无所遁循。
特约评论员 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