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失败的投资,让45岁外卖员背负愧疚离家流浪;两位七旬老人踏破铁鞋苦寻爱子;民警昼夜接力织就寻亲网……近日,重庆渝北区一场牵动人心的寻亲故事迎来暖心结局。当衣衫褴褛的儿子跪在父母面前泣不成声时,“家”这个字的分量,让在场所有人热泪盈眶。
家住渝北区周德昌夫妇的儿子周志强经朋友介绍参与投资项目,不料资金受损。2025年2月,深感愧疚的他黯然离家,电话关机、社交账号停更,仿佛人间蒸发。周德昌夫妇四处奔波、苦苦寻找未果。因为已年过七旬,身体也每况愈下,又不懂得向警方求助,寻找儿子这个事情已经有心无力了。直到5月5日,前来探望的亲戚知晓此事,才搀扶他们走进渝北公安回兴派出所报警求助。
了解事情原委后,民警立即开展了走访调查,通过调取大量监控发现,在长河轻轨站附近出现过的男子与周德昌夫妇提供的照片相似。随即,民警兵分多路,通过步行和车行的方式以轻轨站为中心向外辐射展开搜索,2小时后终于在一公司大门外发现该男子。
但让民警没有想到的是,男子连连否认,声称认错人,扔下废品拔腿就跑。追出200米后,民警才拦住气喘吁吁的他。“你爸妈从没怪过你,他们等了你70天。”“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安健康,一家人要永远在一起。”民警安抚好男子情绪,男子才终于承认自己就是大家苦苦寻找的周志强。
“儿啊,爸妈不怪你,只求你平安回来。”回到派出所,周德昌夫妇踉跄扶起那道消瘦的身影,未语泪先流的老父亲死死攥住儿子的手,生怕再次消失。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民警的心理疏导让周志强和家人重燃起希望,这也正是回兴派出所推行的“家庭危机干预机制”作用渐显的生动实践。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定期走访,及时捕捉家庭异常;针对群众遭遇的民事纠纷,驻所律师主动介入,避免当事人因法律盲区走向极端……系列措施让基层警务正实现从“接警处置”到“情感疗愈”的转变。(文中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