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作序,万物和鸣,最美人间四月天,岁月峥嵘起新篇。2025年4月29日,由重庆市护理学会主办、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非公立医院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学术会议厅隆重召开。重庆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楠,重庆市护理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余永玲,重庆市护理学会非公立医院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绍蓉,重庆市护理学会行政护理专委会委员张玉梅,重庆市护理学会培训部候争部长,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总院长贺翔鸽,副总院长王一、谭吉林,重庆市护理学会非公立医院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9人、委员27人,以及来自全市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者、专家学者及临床护理工作者共计16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提升管理能力,共筑患者安全”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谋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患者安全,共话护理管理新方向
会议在王楠秘书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她向全体与会者致以诚挚问候,并对承办方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及筹备团队表示感谢。王楠秘书长强调,非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患者体验、创新服务模式中展现出蓬勃活力。她呼吁全体护理人紧扣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和《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将“患者安全至上”理念深植于心,转化为管理效能提升的实际行动。
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总院长贺翔鸽在致辞中表示,医院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耕围手术期护理、院感防控等领域,未来将持续探索创新路径,助力行业协同发展。
学术与实践并重,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本次会议特邀重庆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任护师王楠,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医院、主任护师张玉梅,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护理总监、主任护师张绍蓉等知名专家,围绕“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专项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等议题展开专题报告,分享前沿理念与临床实践经验。与会者通过面对面交流,汲取新思维、新方法,为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注入动力。
重庆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任护师王楠以《问询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为题,从护理职业的哲学视角展开了一场发人深省的分享,呼吁从业者在技术化浪潮中坚守人文内涵,通过每日的护理实践完成对生命意义的持续性探索。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主任护师张玉梅以《专项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临床实践》为题,系统解析了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路径,强调"质量指标是护理价值的刻度尺",倡导以循证思维推动护理管理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进阶。
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护理总监、主任护师张绍蓉以《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风险识别评估与护理》为题,聚焦眼科手术和患者视觉质量,提出系统化安全管理方案,强调"安全是光明的守护者",为眼科专科护理树立了新标杆
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开展了“围手术期/危急重症患者护理院感质量与患者安全持续改进案例竞赛”,来自全市各医疗机构的参赛团队通过PPT展示创新案例,聚焦临床痛点,以数据为支撑,呈现了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实践成果。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会上,重庆市护理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余永玲现场宣读了获奖名单,黄瑞兰、张静的《基于4r危机管理模式降低留置尿管感染率》,田芊芊、赵秀秀、钟敖、王怡的《“精准护理+安全防控”模式在婴幼儿眼底筛查过程中的实践案例,以缩短就诊时间与提升满意度》,郭俊银、杨薪薇、吴兵善的《“管”控风险,“感”护生命-ICU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管理的实践》荣获三等奖;赖宏的《多元“炎”防“尿”路无忧》,黄乐春、唐黎的《基于最佳证据降低胰腺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梁泽平、周佑泽、张小琴的《超声护航,尿路安康-利用重症护理超声降低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荣获二等奖;刘丽均、赵方平、黎秋娅的《降低人工流产后6个月内意外妊娠发生率》,程玉柱的《基于知信行理论模式提高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措施落实率》荣获一等奖。
会议最后,重庆市护理学会非公立医院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绍蓉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此次年会为护理管理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深化了非公立医院护理管理的内涵,也为提升患者安全质量、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将积极发挥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桥梁作用,与公立医院及行业同仁携手构建资源共享、技术互鉴的协作平台,共同探索护理质量提升的“重庆路径”。我们坚信,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学术交流的深化与实践经验的共享,护理事业必将迈向更高质量、更具温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