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甲状腺眼病(TED)治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成功引进并应用国产创新药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商品名“信必敏”)。作为国内首款甲状腺眼病靶向治疗的“平替”药物,其疗效与进口药相当,但治疗费用仅为后者的1/15,极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这一进展不仅填补了甲状腺眼病(TED)靶向治疗领域的空白,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可及、高效的治疗选择。
TED致病率高治疗难 进口“天价药”让患者望而却步
甲状腺眼病(TED)是一种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居成人眼眶疾病首位。据统计,90%的患者会出现眼球突出、复视、斜视等症状,5%~10%的患者可能因此失明。此外,因容貌改变引发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严重困扰患者。
长期以来,国内TED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冲击和放疗,但疗效对部分患者有限。尽管国外研发的替妥木单抗通过靶向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显著改善症状,成为国际指南推荐用药,但其年均治疗费用超过200万元,令普通患者望而却步。
国产药打破“零”突破:疗效与可及性双提升
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的上市打破了这一僵局。作为国产首款治疗甲状腺眼病(TED)的靶向药,其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分化,有效缓解眼眶炎症和眼球突出。据临床试验显示,85.8%的患者在24周即一个疗程后眼球回退≥2mm,突眼和复视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更关键的是,国外进口药的疗程治疗费用大于200万每年,而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在国内疗程费用仅为进口药的1/15,极大提升了甲状腺眼病(TED)患者的治疗可及性。爱尔眼科重庆特区副总院长袁洪峰教授表示,过去许多患者因费用问题放弃治疗,如今国产药的推出让更多家庭看到了希望。
4月29日,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完成首例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治疗;5月7日,第二位受益患者即一名刚毕业的年轻女性成功接受首次注射。该患者因双眼眼球突出(右眼球突出25mm、左眼球24mm)、眼睑肿胀等饱受困扰,传统治疗无效后选择尝试新药,希望改善外观以顺利求职。目前首次注射后患者无不良反应,状态平稳。
促进医疗进步,助力健康中国
替妥尤单抗N01的落地是国产创新药崛起的缩影。其成功研发不仅降低了医疗成本,更推动了国内罕见病治疗药物的自主可控。袁洪峰教授指出,该药的应用标志着甲状腺眼病(TED)治疗从“对症缓解”迈向“靶向干预”,尤其对中重度活动期患者效果显著。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作为区域眼专科医疗机构,此次率先引入该药,体现了其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把握和对患者需求的快速响应。
TED精准靶向治疗从“无药可用”到“有药可及”,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是我国医疗不断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医疗惠民的重要实践。袁洪峰教授表示,后续医院将联合多学科团队优化治疗方案,并开展长期随访研究,积累临床经验与数据。在创新药研发与临床转化的双轮驱动下,为更多疑难眼病患者带来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