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六个“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到来之际,涪陵公安紧扣“防范风险、护航民生”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高利诱惑,有效营造全民参与防范经济犯罪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民辅警们深入商圈、社区、校园、企业等场所,以“流动宣传站”形式开展精准普法。在泽胜中央广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警示案例视频、面对面答疑解惑等方式,民警重点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网络集资诈骗、信用卡盗刷、合同陷阱等常见经济犯罪手段进行拆解分析,结合涪陵地区真实案例揭露“虚构项目”“保本高息”“虚假担保”等常见诈骗套路。民警特别提醒老年群体:“犯罪分子常以‘养老理财’‘收藏品投资’为幌子,利用高收益话术骗取老年群体积蓄,请爷爷奶奶们务必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理财!”
“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才意识到风险就在身边。警察蜀黍用方言讲解的‘三不原则’——不轻信高收益承诺、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我牢牢记住了!”现场群众感慨道。
活动累计覆盖1000余人次,发放定制宣传手册200余份,进一步筑牢了群众财产安全防线。
警方提示
1.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高收益承诺,凡是承诺“低风险、高收益”的项目,都要提高警惕。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2.学习金融知识。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提升识别非法集资的能力。关注官方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公众号宣传等了解非法集资案例和防范方法。
3.保留相关证据。妥善保管投资合同、转账凭证、宣传资料等证据,以便日后维权。一旦发现投资项目有问题,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4.警惕宣传造势。对利用明星、专家等公众人物站台造势的项目,要保持警惕。对夸大宣传、承诺保本保收益的项目,要认真甄别,不轻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