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将保障性住房作为民生工程重点,结合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公租房配租等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让更多群众安居铜梁。
危房改造让群众住得既放心又舒心
近年来,铜梁持续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实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目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不断完善。
铜梁区巴川街道大北街215号1幢,建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建筑结构老化等原因,逐渐沦为危房。墙壁开裂、屋顶渗漏、梁柱腐朽等问题不仅影响房屋的美观,更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
在去年的城市危房排查中,这栋楼被鉴定为C级危房,被纳入2024年危房改造项目。经过几个月的施工,楼梯间和走廊重新浇筑,加装梁柱和铝合金栏杆、屋顶,还对雨污管道进行了改造。去年底工程竣工,现在三层小楼看上去就像一座崭新的框架结构楼。
“以前上楼走起楼板都是抖的,有次栏杆砖头掉落还差点砸到人。”提起危房改造,住户向先蓉深有感触地说:“住在这里的大多是老年人,改造之后住起来放心多了。”
2024年已完成城市危旧房改造143户,2025年计划实施改造94户。铜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何渝介绍,危旧房改造中,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征求居民意见和诉求,根据不同房屋状况,确定修缮加固、拆除重建、封堵等整治方式。同时将城市危旧房改造统筹纳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
公租房配租缓解群众“住房难”
“小区环境很不错,孩子上学也方便!”在去年成功配租玉泉家园的市民罗女士高兴地说,小区周围有学校、公园和各种公共设施,生活很方便。
公租房配租重点保障中低收入群体及优抚对象。去年,经过严格的申请审核和公平透明的摇号流程,加上此前优先配租的21户优抚对象家庭,共计217户家庭圆了“安居梦”,房源分配率达96.2%,切实缓解了群众住房难题。
据了解,这些公租房有单间配套、一室一厅、两室一厅多种户型。以两室一厅户型为例,面积有60多平方米,带装修,厨房和卫生间一应俱全,还有阳台可以晾挂衣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租房首次实现网上申请,改变了过去申请人需到窗口填写申请表、提交材料、申请不便捷的情况。“今年第二季度公示135套房源,实行线上申请,申请人通过‘渝快办’APP就能便捷完成小区选择与租住申请,极大简化申请流程,提高配租效率。”何渝介绍。
以“好房子”标准建设保障性住房
铜梁区金川大道南段东侧,一个建筑工地正在加紧进行基础施工,这里是铜梁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预计在两年后,22栋崭新的7层楼房将建成投用。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主要解决工薪群体住房困难,稳定工薪群体住房预期,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体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体系。”何渝介绍。
该小区用地面积约122亩,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756套,总建筑面积约12.3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45亿元,计划2027年4月竣工,计划今年将完成总工程量的50%。
据了解,该项目建立起平台公司统筹、项目公司实施、部门督导协同的联合推进机制,按照“五好住宅”“现代社区”标准完成项目方案设计,确定住房类型为7层洋房,不但容积率1.1,绿地率35%,还有802个停车位,是名副其实的高品质“好房子”。
除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去年铜梁区还入库两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426.53亩,其中计划改造525户,建设216套安置房。截至目前,已完成428户改造。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公租房轮候资格审核进度和保障房现场建设进度,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以及进一步加大城市危旧房排查力度,积极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住房问题,持续推进铜梁住房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何渝表示。(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