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的红色土地上,红军长征的精神永续传承,新时代的党员先锋们在这片热土上奋力续写崭新篇章。
在王良同志纪念馆,青年党员驻足在一件件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前,聆听讲解员深情讲述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在石壕红军烈士墓旁,一支由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正在清理步道,为开展“七一”系列活动做准备。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实干是最好的传承。”綦江区委直属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加强党员教育
锻造先锋力量
在綦江区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示范培训班结业仪式上,60余名党员面对鲜红党旗庄严举起右手,铿锵的誓言在会场内回响。他们刚刚完成了一场特殊的党性洗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学员们结合岗位职责,郑重写下未来半年的履职承诺。
党员在培训班上郑重写下未来半年的履职承诺
今年以来,綦江区通过4期专题培训班,为347名机关党务干部、表现优异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等搭建起系统性学习平台。作为一名机关党务干部,綦江区农业农村委党群政工科副科长杨杰予在培训笔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言:“以前总被事务性工作淹没,如今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思想淬炼,才能引领实践破局。”
綦江是重庆最早建立地方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孕育了王良等著名红军将领。丰富的革命遗址和厚重的红色历史,构筑起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地标,为新时代的党员教育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在这片红色基因浸润的土地上,党性教育早已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依托中共綦江支部旧址、王良同志纪念馆、石壕红军烈士墓等红色资源,綦江区构建起党性教育矩阵。学员们通过“六个一”沉浸式课堂:重走一段长征路、参观一座陈列馆、观看一场红色电影、参加一次故事会、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重读一遍入党志愿书,在重温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
党性教育的成果,最终要落到行动的担当。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副主任护师王震,创新应用钙芒硝外敷结合医用酒精湿敷与红外线照射的综合疗法,显著缓解患者上肢顽固性肿胀症状,缩短消肿周期,目前该项技术走在了全市前列。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王震还获评了“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忠诚干净担当不是口号,是每个岗位的实践要求。”王震说。
党员能力提升工程在綦江持续深化。今年6月,全区151名党员干部在首届机关公文写作技能比赛中同台竞技,41名优胜者将代表綦江出征全市赛场。“这种以赛促学的模式,能够推动我们将政治素养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能力。”参赛选手郭灿灿说。
建立品牌矩阵
增强发展凝聚力
“酸甜可口的杨梅,大家快来摘哟!”6月26日,綦江区丁山镇狸狮村杨梅种植基地里,该区融媒体中心主播张曦杰和周洁正在进行一场“一村一梦”融媒兴农直播。他们边走边介绍,不时摘下杨梅向观众展示品质。
这是綦江区融媒体中心凝聚“融先锋”党建品牌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自2023年创建“融先锋”党建品牌以来,綦江区融媒体中心依托乡村振兴“四级直播体系”,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带头的“融先锋”直播团队,策划推出了“脱贫路上·我为乡亲卖土货”“到綦江嗦米粉”等20余场大型主题直播活动。同时,聘任42名街镇部门“一把手”担任“綦江好品推荐官”,协助3个村新建了乡村振兴直播间,联合綦江区慈善会、中国邮政推出“一村一梦”融媒兴农活动,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突破1000万元。
像这样的实践,正在綦江区各机关单位开花结果。
綦江区税务局发挥“綦税青锋号”品牌作用,通过人民网、新华网、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开展政策解答、宣传辅导,阅读量30余万人次。
綦江区财政局发挥“綦财先锋”品牌作用,着力服务一线发展,安排产业转型升级资金1062万元,有力推动机械领域科技创新;拨付2275万元支持页岩气开采利用,开采量突破亿立方米。
近年来,綦江区精心培育“红綦锋范”区级机关党建总品牌,牵引带动各部门打造了綦江区委老干局“红綦晚韵”、綦江区人民法院“笃信崇法·綦行先锋”、綦江区纪委监委“清风卫士·南州先锋”等40余个特色鲜明的子品牌,其中2个入选“首届全国机关党建培育品牌”,7个入选全市优秀(培育品牌),形成了服务发展的党建品牌矩阵。
綦江区党建品牌建设不断加强,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升了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助推一大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藻渡水库大坝工程成功填筑至50年一遇设计度汛高程340.8米,大坝一期填筑任务圆满完成;5756米深页岩气平台投产,日产气能力达50万立方米;渝黔高速綦江赶水综合能源站正式投用,标志着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贯通并实现常态化运营。
藻渡水库施工情景
书记带头抓项目
清廉护航促落实
今年以来,綦江区将“书记项目”作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书记紧扣綦江“123”工作思路,亲自挂帅、亮项攻坚本单位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总体目标、具体措施、进度节点和预期成果,实行清单化管理和项目化推进。
产业要升级,能源保障是基石。围绕打造全市重要能源保障基地目标,綦江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张智带头推动“渝黔背靠背联网”项目。该项目是国家明确的电力灵活互济重点工程之一,核心任务是新建一座500千伏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并配套输电线路。最新进展显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评审,并明确了选址,为工程实质性落地迈出关键一步。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电网韧性和互济能力,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綦江区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李崇宇牵头推进“玉米单产提升书记攻关田”项目。针对良种选育、地力提升、农机研发等难题,组建了5个包保责任技术指导组科学指导农户落实玉米“一增四改”等关键技术田间管理,联合科技服务团提供品种筛选、种植技术攻关与推广、水肥优化方法指导,并下沉党员农技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推广,全力推进两个市级万亩、17个区级千亩、90个镇街百亩示范片等“巴渝粮仓”建设,促进单产提升。
专家实地交叉考察綦江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基地
翻阅2025年度“书记项目”申报表,民生关切跃然纸上。綦江区民政局党组书记董国彪主抓“党建赋能·颐养到家”服务项目,以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00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3000人次,开展特困人员助浴助洁服务2000人次为目标。自项目实施以来,綦江区民政局按计划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争取上级资金314万元,完成新增床位80张、农村适老化改造1450户,同时联合慈善机构推出全区首台智能助浴车,提供上门助浴服务,精准解决失能特困老人洗澡难问题。
与此同时,綦江区将清廉建设贯穿各项工作始终,确保任务干净、高效推进。綦江区医疗保障局针对说情打招呼、执法不透明、罚过不相当、选择性执法等问题,迭代执法新模式,有效降低执法干部廉政风险,相关案例入选《中国医疗保障年鉴(2023)》。綦江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通过智能筛查执法客体、电子证据双轨记录、“法制员初审+法制审核”双审核等举措,实现2024年执法准确率与合规率均为100%,行政处罚案件“0复议”“0诉讼”,执法人员个人廉政“0投诉”。
綦江区委直属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纪律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将纪律作风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各项“书记项目”和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推动形成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和长效机制。
(通讯员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