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日子里,总有温暖与感动不期而遇。近日,重庆高新民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初心与担当,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
九旬老人街头迷路 警民联手暖心守护
近日,辖区物业保安王师傅在巡逻时,发现一位白发老人颤颤巍巍地在小区门口反复徘徊,神情迷茫。王师傅上前询问,发现老人言语含糊,无法说清家庭住址和亲属联系方式,并立即报警求助。
民警了解具体情况
巴福派出所民警刘珺文和王国元赶到现场后,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尝试沟通。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记忆模糊,只能说出零星信息。民警通过大量走访询问,同时联系社区民警发动社区网格员力量,很快确定了老人信息,并联系上老人的女儿。
原来,老人今年已92岁,平时和女儿同住,当天上午,老人独自出门散步,因不熟悉小区环境而迷路。家属发现老人不在正在焦急寻找,接到民警电话才放下心来,并立即赶往老人身边,向民警和物业保安表示感谢。
警民合力暖人心,为残疾群众开通办证绿色通道
“警察同志,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坐在轮椅上的李女士眼眶湿润地说道。2025年6月9日上午,西永派出所户籍大厅上演了温馨一幕。警民合力抬起轮椅,帮助下肢瘫痪的李女士完成身份证换领业务,用细致服务展现了公安机关的为民初心。
警民合力搬动轮椅
当天上午,户籍民警发现李女士在服务大厅门口徘徊不前。经询问得知,她因腰部腿部残疾导致行动不便,轮椅难以进入照相室。派出所立即启动助残服务:三名警员协力将轮椅抬过台阶,在拍照环节,因李女士无法自主调整坐姿,女警小王单膝跪地帮她整理衣领:“您靠着我肩膀,咱们慢慢来”。女民警细心为她整理衣领和碎发,因指纹磨损严重,民警握着她的手指反复尝试采集,历时近一小时终于完成所有流程。“没想到民警这么耐心,就像自家孩子一样贴心!”李女士临走前连连称赞。
完成证件照片拍摄
据悉,该所近年来持续优化助残服务,配备轮椅坡道、手写板等无障碍设施,对行动不便群众实行“优先办理+全程陪同”机制。今年以来,西永派出所已为10余名残疾群众提供上门办证或大厅绿色通道服务,真正实现“民有所呼,警有所应”。窗口民警表示:“群众满意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认可。”
八旬老人外出迷路,警民携手助团圆
近日清晨,热心群众将一位八旬老婆婆送到走马派出所,称老人在街头徘徊,似乎找不到回家的路。只见老人虽已85岁高龄,衣着却干净整洁,值班民警初步判断,老人可能只是在离家不远处迷路。然而,沟通难题随即出现 ,老人浓重的外地口音夹杂着含糊不清的话语,任凭民警耐心询问,始终难以获取其家庭住址、亲属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
民警蹲下身耐心询问
看着老人在派出所大厅里焦急踱步、手足无措,民警们心急如焚。他们放缓语速、反复沟通,终于从老人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到重要线索,成功确认了老人的身份信息,并迅速联系上她的儿子黄先生。
黄先生赶到派出所后,道出事情原委:原来老人是外地人,平日与在走马镇工厂上班的他同住工厂附近的出租屋。当天清晨,黄先生早早出门工作,独自在家的老人因无聊外出散步,却因人生地不熟,加之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没走多远便迷失方向。幸运的是,途中遇到好心人,一路护送至派出所,才让母子得以平安团聚。
黄先生来到派出所
“警”力全开,民警助走失老人“回家”无忧
2025年6月16日上午11点,金凤派出所的值班电话急促响起,电话那头是报警人唐先生焦急万分的声音。他称自己年近七旬的母亲陈女士出门后一直联系不上。老人平日里虽能自理生活,但上了年纪后记忆力衰退明显,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只能向警方求助。
接到报警后,金凤派出所迅速响应,民警彭世轩第一时间与唐先生取得联系,仔细询问老人的外貌特征、日常穿着以及可能前往的地点等信息。随后,彭世轩和同事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查找工作中,他们调取了老人可能经过路段的监控视频,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民警将老人平安送到家属手里
监控画面一帧帧闪过,经过漫长而细致的排查,终于在某小区菜鸟驿站门口的监控视频中民警发现了老人的踪迹。画面里,老人独自坐在驿站门口,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无助。
确定老人的位置后,民警们立即赶到现场,一眼就认出了坐在驿站门口的老人,赶忙上前轻声安抚老人的情绪,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得知老人只是有些疲惫,身体并无大碍后,民警们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随后,民警们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扶上警车,准备送她回家。在车上,彭世轩随后拨通了报警人唐先生的电话,告知他老人已找到,唐先生在电话那头感激不已,对民警们的认真负责和高效工作赞不绝口。
在城市的喧嚣与宁静交织中,总有一些温暖的力量默默守护着每一个角落。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间。高新公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