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东站如潮的人流中,在122万平方米的“钢铁森林”里,一枚枚警徽如同无声的坐标,为穿梭奔忙的旅客清晰地标识着方向、传递着安心。自6月27日这座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交汇点、重庆“米”字型高铁网关键枢纽正式启用以来,这里已迅速跃升为城市新地标与热门打卡地,站内外人潮奔涌,日均迎送旅客、游客数以万计。面对巨大客流带来的复杂安全挑战,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长生桥派出所顺时就势开启护航模式,为这座城市新门户架设了一座无形的“平安桥”。
早在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正式开通运营前数月里,长生桥派出所护航重庆东站的工作就已悄然展开。重庆东站作为全国特大型“四网融合”综合交通枢纽与国家交通强国“站城一体化发展”试点工程,其安全运行意义十分重大。长生桥派出所民警们深知肩上责任,会同分局相关警种,反复深入站区实地踏勘,精细掌握内外结构、通道布局与要害部位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他们结合车站设计蓝图与监控点位分布,以专业目光审视每一处潜在风险点,力求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确保万无一失,长生桥派出所精心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在站区内设立重庆东站中心警务室,职责划分清晰,响应流程明确,指挥体系高效顺畅。针对客流聚集、突发警情、人员走失等关键场景,他们未雨绸缪,提前组织专门的培训和演练,确保每一位安保人员都深谙处置流程与应对要领——平安基石,早已在重庆东站正式启用前就被夯实在这个“超级”枢纽的每一寸土地上。
重庆东站正式投用后,意味着安保工作也正式进入实战。长生桥派出所全体警力闻令而动,悉数奔向一线。站场内外,他们与铁路公安、交通执法、站区管理单位等兄弟部门密切协作,反复推演磨合,成功打破信息壁垒,构建起“一点触发、多点响应、整体联动”的协同作战格局。
在站前广场,在售票大厅,在每一处进出站口,在每一个楼层的转角,巡逻警力密集穿梭的身影,编织成一张无死角的立体安全防护网。他们步履不停,只为突发警情时,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化危机于无形。中心警务室综合指挥室则是整个体系的中枢神经,实时接收指令、即时上报重大警情、科学调度警力——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提升了响应速度与风险防控,让安全随处可见可感。
“警察同志,我的背包不见了。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东西!”6月27日高铁首发当天下午,旅客徐女士向公安机关求助。接警后,警务室民警凭借对站内布局的熟悉,经过紧锣密鼓地排查追踪,最终发现徐女士将背包遗忘在候车区角落。当背包完好无损地交还到徐女士手中时,徐女士激动地连声向民警道谢。像这种帮助群众的暖心故事,自重庆东站启用以来每一天都在上演。截至7月1日,民警现场调解纠纷5起,解决旅客求助问题12起,在护航重庆东站的安全答卷上用实际行动写下了“担当”。
站台上列车呼啸,站厅内步履匆匆。长生桥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深知,守护这座重庆“新门户”的日日夜夜才刚刚启程。他们将以脚步丈量平安,用忠诚擦亮警徽,让警徽闪耀之处,成为旅客心中最踏实可靠的路标。为南来北往的人们,筑起一座坚如磐石的“平安之桥”,在人潮奔涌中,亮着一道永不熄灭的“安全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