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13日,2025“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青少年无人机邀请赛暨ENJOY AI 重庆市选拔赛在黔江盛大举行。本届赛事由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中国组委会、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黔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黔江区教育委员会共同承办。本次赛事旨在推动科普教育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以“智汇武陵·星耀少年”为主题,通过聚焦科技创新前沿,融赛会展节于一体,实现民族风情展示与炫酷科技交流的完美融合,给市民带来一场文化和科技的饕餮盛宴。
开幕式“土家老祖”对话“AI少年”
科技与文化共舞
科技为台 打开多民族地区孩子看世界的窗口
据了解,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是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青少年的无人机专项创新赛事,自2020学年起连续入选教育部赛事活动“白名单”。历年各地省赛、市赛总参与逾2 5万人次,已有3 1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参与大赛,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与职高)全学龄段。
ENJOY AI 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则是一项面向全球3-22岁幼儿及青少年的人工智能普及活动。目前,ENJOY AI全球赛事已覆盖34个国家、460多个城市,参赛选手来自全球高等院校、中小学,参与人数每年超1000,000人,每年举办超600场各级选拔赛。
据赛事组委会负责人王若溪介绍,本次无人机赛事包括个人飞行赛、空中格斗赛等8-10项无人机赛项。同时,纳入 ENJOY AI 的 “赛博都市”“银河攻防战” 等6大星际主题赛项,覆盖3-22岁全年龄段,既考验实操能力,更注重创新思维与跨界融合能力。
两大全国、全球影响力的赛事落户黔江,体现黔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实力的提升,也为更多黔江地区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精彩窗口。
正如开幕式上黔江区政协副主席毛立新所言,“此次赛事不仅是四省(市)边区青少年展示科技才华的盛会,更是推动区域科技教育协同发展、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四省(市)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希望以此次赛事为契机,共同谱写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中国首批航天员陈全应邀出席此次开幕式,他寄语现场参赛的青少年朋友,在赛场上尽情舒展才华,期待未来的日子,在航空航天的无垠天地间振翅高飞,成为探索星空、改写未来的新一代!
开幕式上,黔江地区的青少年代表,身着传统民族服装,手持无人机与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携手,共同演绎传统与创新的时代交响;“土家老祖”梦幻出场,对话AI少年,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传统文化与时尚科技的智慧碰撞……来自“渝鄂湘黔”边区24个州市区县,800多个参赛队,以及家长、裁判等相关人士近50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次比赛,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座桥——它跨越山川,连接四省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交流互鉴;它是一扇窗——展现了人工智能、航空科技的广阔天地与无限魅力;它更是一道门——引领边区少年勇敢推开未来科技的大门,激励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少年,从这里起飞,翱翔于创新的苍穹!
比赛现场准备中
小选手专注比赛中
文化为媒 铺就民族文化世界传播新路径
在濯水古镇的晨雾中,一群孩子正尝试用无人机飞出“西兰卡普”的纹样,而与之相呼应的,也是一群土家族少年跳起的摆手舞 —— 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黔江区一群孩子们为备战“2025‘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青少年无人机邀请赛”而训练的真实画面。这场以 “最民族X最科技” 为核心的赛事,正让武陵山的千年文化基因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演绎出传统与创新的时代交响。
“最民族X最科技”的融合成为本次活动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具有武陵山片区的文化地标的独特赛场:在亚洲最长的风雨廊桥,无人机物流搬运赛的智能算法与廊桥榫卯结构展开 “智慧对话”,选手操控无人机在飞檐翘角间精准穿梭,运送的 “货物” 竟是土家族传统织锦原料。
“让每一个赛项都成为文化载体。”黔江区文化旅游委党组成员、区旅发中心主任郑素琼介绍:“比赛中,赛项内容与黔江文旅地标完美融合,积木建构赛的主题定为 ‘未来土司城’。这种 “文化传承X科技竞技” 的模式,让参赛青少年在调试参数,编程代码时,潜移默化接受民族文化的传递。
高科技也为民族文化赋能,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与时代对话。” 张莉表示,借助赛事带来的流量与资源,当地正尝试探索“AI+非遗”,“AI+文旅”等探索,让科技赋能文旅新场景。
从摆手舞的韵律编码成无人机轨迹,到西兰卡普的纹样转化为数字艺术,当民族文化遇见科技创新,不仅能碰撞出精彩的赛场瞬间,更能铺就一条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承的新路径。
无人机竞速赛
节会为擎 激活区域经济产业链
一场青少年赛事能带来多少能量?来自市军民融合办的数据给出答案:2025年8月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总决赛将吸引2万选手,超15万人参与,带动相关消费超20亿元,而此次比赛,将进一步串联渝鄂湘黔四省(市)资源,推动 “无人机产业链 + 边区文旅带”协同发展。
在文旅融合方面,赛事发布了 “科创旅游地图”:参赛选手与家长可搭乘 “武陵山科技竞技直通车”,沿高铁线路探访黔江小南海、土家十三寨、白垩纪恐龙遗址公园等景点,体验 “比赛 + 研学” 双行程。本次赛会,特别邀请了中国首批航天员陈全,与参赛青少年朋友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航空航天的奥秘……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吸引众多选手、家长、教师及观众参与,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间接推动无人机、机器人培训、产品研发与制造等关联产业增长。
坐落在黔江高铁站附近的艾思顿大酒店负责人介绍,这两天入住酒店的客人逐渐增多,有80%的客人与此次赛事活动有关,有不少选手通常背后带来强大的后援团,父母、婆婆爷爷或外公外婆,甚至兄弟姐妹前来助威。不少小选手表示,比赛结束后,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参加组办方组织的黔江的科技研学之旅。此外,记者电询黔江区希尔顿、隆鑫等酒店,普遍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酒店周边餐饮更是持续火爆,赛事活动拉动当地消费明显。
赛事是窗口,更是纽带。
据了解,黔江区是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先行区和14个市级低空经济装备产业试点区县之一,拥有低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此次赛事通过机器人、无人机物流等前沿技术的展示交流,促成 “政产学研用” 有效对接。从赛场到产业,从消费到投资,这场青少年赛事正成为撬动区域经济转型的 “科技杠杆”,为武陵山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小选手与机器人互动
交通为脉 助力文旅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随着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站的开通运营,从重庆主城区到黔江最快只需48分钟,“坐上高铁去比赛”——在今日的黔江由梦想成为现实。因为高铁的通车,也必将助力各类赛事活动的举办,促进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当2025“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青少年无人机邀请赛暨ENJOY AI 重庆市选拔赛正式在黔江开幕之际,科技竞技便从赛场延伸至全域,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狂欢的 “科技与文旅的嘉年华”。
“以前听说过黔江有濯水古镇、小南海等景点,但因为晕车,总是不能成行。”来自重庆主城某小学12岁的小选手倩倩说,因为现在有了高铁,不用担心晕车的问题,参加比赛的同时,也可以和父母顺道旅游,品尝当地的美食,感受非遗文化,所以对于这场比赛有了更多期待。
据了解,随着渝厦高铁的开通,黔江区以文旅为代表的相关产业也进入“高铁时代”,全区精心打造濯水古镇、城市大峡谷和白垩纪恐龙谷三张“金名片”,建设环小南海十三寨、沿阿蓬江旅游最美风景道,建成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同时,黔江区做靓原生态民俗特质,黔江将依托多彩绚丽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迭代升级在黔江具有唯一的重庆民族记忆传承创新中心,还有民族歌舞团等民俗文旅体标志性载体,推出“跟着文物去旅游”等文化遗产主题旅游路径,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民族旅游目的地。
以此次赛事活动为契机,黔江正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大美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