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群众识诈、防诈、反诈能力,守护好百姓“钱袋子”,近日,两江新区公安分局民警先后到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宜奥商圈、鸳鸯派出所金华社区三大阵地,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精准滴灌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不同群体的生活场景与易受骗风险点,量身定制反诈“防护服”,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拧紧公职人员“安全阀”
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守护城市安全的尖兵,同样需要筑牢自身的反诈防线。在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冒充上级领导”、“虚假领取高温补贴”及“伪造公文”等针对公职人员的诈骗手法,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反诈安全课”。
案例敲警钟:民警详细拆解了诈骗分子如何利用信息差和权威压迫感,诱导转账或泄露敏感信息的套路。通过播放真实案例视频和模拟对话,让消防指战员们深刻感受到诈骗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三必问”原则:在面对任何涉及转账汇款、提供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的要求时,务必做到“必问事由、必问依据、必问身份”,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二次确认,绝不轻信单线联系。
信息保护是底线:要“管好手机、管好信息、管好好奇心”,不随意连接不明WiFi,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工作文件、通讯录等重要信息要妥善保管,严防泄露成为诈骗分子的“素材库”。
织密商户经营“防护网”
两江新区宜奥商圈商户林立,人流如织,是经济活动的活跃区,也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分局民警联合市场监管、商圈管理方,将反诈宣传台直接设在了商户门口和顾客聚集区。
精准聚焦“生意经”骗局:针对商圈特点,民警重点剖析了 “假冒商户平台客服”、“虚假订单诈骗”、“代运营诈骗”以及“高收益投资理财陷阱”。结合真实案例,揭露骗子如何利用商户急于成交、扩大经营的心理设置圈套。
“四核实”防骗术:民警向商户传授“核实身份、核实平台、核实账户、核实政策”的防骗口诀。强调对任何要求“保证金”、“解冻费”、“刷流水”或提供支付码、要求远程操作电脑、手机的行为,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客服或管理部门核实。
警惕“洗钱”新招数:特别提醒商户注意防范“购买购物卡”、“代收快递(内含现金、黄金)”、“异常大额现金交易”等新型洗钱手段,要求商户严格遵守收付款流程,对异常交易主动报告,避免无意间成为犯罪“帮凶”。
守护居民生活“安全岛”
鸳鸯街道金华社区宣传注重“入户入心”。民警、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反诈轻骑兵”,采取“集中宣讲+敲门行动+线上推送”相结合的方式,将反诈知识精准送达千家万户。
分龄分层精准滴灌,守护“银龄”:针对老年人,重点讲解“保健品诈骗”、“冒充公检法(安全账户)”、“以房养老骗局”、“百万医疗保障” 等陷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身边案例,强调“不贪小便宜、不惧恐吓话术、遇事多和子女商量或找社区民警”。
引导“青苗”:针对青少年及年轻租户,聚焦“网络游戏交易诈骗”、“追星诈骗(集资、买号)”、“刷单返利”、“冒充熟人借钱(AI换脸、语音)”等,通过趣味问答、情景模拟,提升其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对“天上掉馅饼”的免疫力。
“国家反诈中心”APP是护身符: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家庭主妇,下载安装并正确使用 “国家反诈中心”APP ,开启“来电预警”和“APP自检”功能,为手机装上智能“防火墙”。
邻里守望筑防线: 鼓励居民关注社区群内转发的反诈预警信息,发现邻居(尤其独居老人)可能遭遇诈骗时,及时提醒或向社区、民警反映,共同构筑社区反诈“瞭望哨”。
民警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提醒:牢记“六个凡是”,守住钱袋子!
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都是骗钱。分局反诈中心郑重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时刻保持警惕,谨记“六个凡是”原则:
凡是要求你转账汇款、提供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 的,务必 高度警惕,反复核实。
凡是自称“公检法、社保局、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以“涉案”、“征信问题”、“退款理赔”、“注销账户”为由要求你进行 资金操作或屏幕共享 的,一律是诈骗。
凡是声称“刷单做任务”、“高额返利”、“内幕消息”、“稳赚不赔”的投资理财或网络兼职,都是陷阱。刷单本身违法,勿存侥幸。
凡是通过网络交友(“杀猪盘”)诱导你 投资、赌博、转账 的,立即拉黑。情意可能是假的,骗钱是真的。
凡是要求你 脱离正规平台交易、使用“安全账户”、购买大量购物卡、黄金、进行现金、虚拟币交易 的,百分百是诈骗或洗钱。
凡是 接到“00”或“+”开头 的境外陌生来电、收到不明链接、二维码,要求你点击、扫描或下载小众聊天软件的,切勿理睬。
反诈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践行人!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遇有可疑速报警,96110、110护平安。让我们携手同心,擦亮双眼,提升“心防”能力,共同筑牢反诈“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