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至12日,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眼外伤大会暨整合眼外科技术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传承创新,护佑眼健康”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60余位眼科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眼外伤救治、视网膜外科、角膜及青光眼手术技术等前沿议题。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眼底科刘锐、田青山两位医生受邀参会并作专题发言,其临床研究成果与疑难病例分析引发热烈讨论,展现了重庆爱尔在眼外伤及复杂眼病诊疗领域的专业实力。
国际舞台展风采:眼外伤救治技术获认可
在“眼科前沿国际交流论坛”环节,刘锐医生以全英文发表了题为《Long-term follow-up of Ocular wall puncture injury caused by acute concomitant esotropia treated with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一例眼球外伤后视力下降,视物遮挡的诊治过程,以及随访患者两年来病情变化。该患者因外伤导致视力骤降、视物遮挡,经刘锐医生团队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由于处理及时、得当,通过2年左右的长期随访证实患者症状已完全消失,视力显著改善。
刘锐医生在大会上发言
报告中,刘锐医生详细解析了病例的诊疗思路、技术难点及预后管理策略,强调了“早期干预”和“多学科协作”在眼外伤救治中的关键作用。其严谨的临床数据和创新性治疗方案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现场互动环节更是引发多位国际学者对技术细节的深入探讨。
少见病例引热议:毛毛虫竟成“视力杀手”?防护意识不可少
在“川渝眼外伤学术会议”的疑难病例讨论环节,田青山医生分享了一例令人警醒的病例——《小虫带来的困惑与挑战》。该患者1年前在户外活动时右眼不慎被毛毛虫蜇伤,后出现眼红、疼痛伴视物模糊一年有余,经田青山医生团队检查发现,患者眼部存在多发毛刺异物残留,并伴有炎症。“许多患者对毛毛虫蜇伤的认知存在误区,往往仅关注皮肤反应。实际上毛毛虫毛刺具有特殊的倒钩结构,这种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极易穿透眼表组织,可导致眼部多部位损伤,并引发迁延性炎症反应,严重者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田青山医生介绍到。
通过生动的影像资料,田青山医生详细展示了患者眼内隐匿毛刺的分布及病情特点。在讨论环节,他与参会专家深入交流了“毛刺状异物取出技术的关键要点”,并就该病例的特殊性共同探讨了最优化的治疗策略。田青山医生特别提醒:“类似病例在夏季高发,因此户外劳作或游玩时,务必做好眼部防护,尤其要远离树丛中的毛毛虫。一旦发生蜇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尽快到专业眼科就诊。”小虫子也能酿成大麻烦,这一病例不仅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诊疗经验,更敲响了公众眼外伤防护的警钟。
田青山医生在大会上发言
深耕科研与临床 重庆爱尔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眼外伤大会是我国眼外伤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之一,既是前沿技术的“风向标”,也是临床经验的“孵化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两位医生的精彩表现,不仅体现了该院在复杂眼病诊疗、急重症救治方面的技术优势,更彰显了其“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的成果。
“眼外伤救治需要速度,更需要精度。”刘锐医生在会后表示,“通过大会交流,我们进一步验证了技术创新对患者预后的价值,未来将探索更多跨学科协作模式。”田青山医生则强调:“基层医疗中,眼外伤的误诊率仍较高,提升早期识别能力是关键。我们将持续优化诊疗流程,惠及更多患者。”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作为国内知名眼科专科医院,长期致力于疑难眼病攻关、技术普及与人才培养。近年来,该院屡获突破,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权威期刊,此次全国性学术舞台的亮相,再次印证了其行业影响力。未来,该院将继续依托爱尔眼科集团的全球化资源平台,推动临床技术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区域医疗协作,助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