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勇,男,32岁,中共党员,垫江县公安局桂阳派出所民警。从警11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90后民警,他既有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又有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担当。从初出茅庐的"菜鸟"到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郑勇用6次个人嘉奖、4次优秀公务员的荣誉,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民警的成长轨迹。
抽丝剥茧 千里缉凶
以坚韧为底色打击违法犯罪
2024年初,一起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打破了桂阳街道的宁静。犯罪嫌疑人利用支付宝口令红包的监管漏洞实施诈骗,受害人在领取红包后资金去向成谜。面对这一新型犯罪手法,郑勇没有退缩。他连续奋战72小时,对6000余条交易记录逐一筛查,终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了蛛丝马迹。
"嫌疑人很狡猾,他们把服务器设在境外,资金流向错综复杂。"郑勇回忆道。为了彻底摧毁这个犯罪网络,他先后奔赴北京、上海、大连等9个城市,行程上万公里。在喀什抓捕时,当地正遭遇沙尘暴,能见度不足50米;在深圳蹲守期间,他连续三天只睡4个小时。最终,这个横跨菲律宾、缅甸及国内多地的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14名嫌疑人全部落网,追回赃款100余万元。
2025年3月,一条涉毒线索引起了郑勇的注意。经过半个月的缜密侦查,他锁定了以卢某某为首的贩毒团伙。3月12日凌晨,抓捕行动在县城某小区展开。面对弃车逃窜的卢某某,郑勇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在搏斗过程中,嫌疑人疯狂撕咬他的手臂,但他强忍疼痛,用警械死死控制住对方。事后同事发现,他的手臂上留下了深深的牙印,警服也被撕开一个大口子。
"每个案件都是一场考验,既要斗智斗勇,更要持之以恒。"郑勇说。正是这种执着精神,让他先后侦破了多起大要案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纾困助企 排忧解难
以执着为底色助力企业发展
2023年7月,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垫江县的建筑工地备受"烤"验。某房地产企业项目的负责人急匆匆来到派出所报案:工地上30多台空调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工人们住在铁皮工棚里,没有空调根本没法休息。"郑勇立即带队展开调查。时值盛夏,工地地面温度超过50℃,他和同事们顶着烈日,挨个工棚走访调查。监控视频显示,作案车辆是一辆无牌三轮车,这给侦查带来了很大难度。
"再难也要查下去!"郑勇带领团队反复查看300多个小时的监控录像,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嫌疑人的身影。经过三天三夜的蹲守,他们成功将监守自盗的"内鬼"抓获,追回了全部被盗空调。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你们不仅找回了空调,更保障了项目进度,真是雪中送炭!"
2025年5月,辖区一家阀门制造企业遭遇环评诈骗,9万元资金打了水漂。更严重的是,环评延期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巨额违约赔偿。郑勇深知时间紧迫,立即展开跨省追查。从浙江温州到重庆两江新区,他马不停蹄地走访调查,最终将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嫌疑人赖某抓获归案,为企业挽回了全部损失。
"营商环境无小事。"郑勇常说。两年来,他累计办理涉企案件8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警企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春风化雨 巧解心结
以真心为底色化解矛盾纠纷
在同事眼中,郑勇是个不折不扣的"钢铁直男",但处理起矛盾纠纷来,他却总能以柔克刚。2024年11月,辖区两位七旬亲兄弟因土地纠纷大打出手,双双住院治疗。
"这两家积怨已深,之前调解过多次都没成功。"接手案件后,郑勇发现事情比想象的更复杂:事发地是块荒地,没有监控也没有目击证人,双方各执一词。更棘手的是,两家人多年来互不往来,矛盾已持续十余年。
郑勇没有简单处罚了事,而是另辟蹊径。他先后走访了村委会、邻居和双方子女,了解到两家其实都有和解意愿,只是缺少一个"台阶"。于是,他主动当起"传声筒",一次次上门沟通,最终促成双方在村委会调解室握手言和。
"化解矛盾就像解疙瘩,要找到那个关键的结。"郑勇总结道。为了提升调解技能,他自学心理学知识,考取了调解员资格证书。在他的努力下,一桩桩看似无解的纠纷得以化解,一个个剑拔弩张的场面重归平静。
从千里追凶到助企暖民,从雷霆执法到春风化雨,郑勇用11年的坚守证明:平凡岗位也能绽放绚丽光彩。正如他所说:"警察的价值不在于破获多少大案要案,而在于能否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每一次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正是新时代人民警察最动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