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庆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在人行重庆市分行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履行金融国企责任担当,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监管部门有关储蓄国债承销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遵守储蓄国债承销合作协议约定,以“三个聚焦”稳步推进储蓄国债的发行、兑付等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焦“上下联动”,推动国债承销
自2018年获得储蓄国债承销资格以来,重庆农商行高度重视储蓄国债发行、兑付等相关工作,明确总行财富管理部作为全行储蓄国债业务牵头部门,并赋予全行1700余个营业网点储蓄国债开办权限。同时,为了保障储蓄国债业务有序、健康发展,该行总行制定《储蓄国债(凭证式)业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打造储蓄国债业务管理系统等。考核方面,该行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按照“KPI+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整体思路,将储蓄国债纳入分支行全年KPI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储蓄国债承销金额进行跟单计价,有效激发机构及员工内驱力量。培训方面,该行推动持续国债业务培训“常态化、系统化、实战化”,从宏观政策、市场趋势、基础知识、应急处理等方面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宣传方面,充分发挥1700余个营业机构、1.5万余名员工优势,利用LED滚动屏、海报屏、宣传专栏等平台,配合人员宣讲,切实做好国债知识宣传及普及工作。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累计承销储蓄国债141.53亿元,其中:凭证式39.90亿元、电子式101.63亿元,年度承销金额保持全市银行同业第一。
聚焦“内外协同”,落实兑付提醒
为力促兑付工作取得实效,重庆农商行严格落实《关于持续开展储蓄国债(凭证式)到期提醒兑付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23〕5号)要求,协同内外部资源,保证兑付工作落到实处。如,该行在储蓄国债(凭证式)到期前夕,点对点向客户发送提醒兑付短信,提醒客户及时到营业机构进行国债兑付;再如,该行按季更新“储蓄国债(凭证式)到期未兑付信息台账”,逐笔梳理未兑付原因。对无法联系客户的,各营业机构主动与当地村社联动,积极开展走访,通过“政府网格”等渠道获取客户相关信息,做实客户提醒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该行积极抓住农忙、春节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重要时点,加大对未兑付客户的走访力度,对到期未兑付客户进行提醒。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应兑付到期储蓄国债51.06亿元,已兑付51.04亿元、兑付率99.06%。
聚焦“金融为民”,做实国债下乡
为深入贯彻储蓄国债下乡的专项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国债下乡,宣传国债金融知识,拓宽村民投资渠道,重庆农商行做实做细国债下乡工作。如,该行采用“切块销售+全行竞售”的销售模式,在国债承销过程中将承销额度向“三农”地区倾斜。其中,重点倾斜到三峡库区、武陵山区、大巴山区、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等区县,保证农村地区国债投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同时,该行充分发挥900余个人民银行授牌的“国债宣传服务站”网点作用,定点为当地居民提供国债知识宣传、咨询等服务,建立常态化的宣传服务机制。此外,在村委会、村民活动中心、田间地头等地开展“村民理财课堂”,进行国债知识普及。
接下来,重庆农商行将坚持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做好储蓄国债承销工作。一是用优额度资源,推动国债下乡。继续利用“切块”方式将部分储蓄国债额度向三峡库区、武陵山区、大巴山区、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等地区倾斜,用优用好额度资源。二是紧抓业务宣传,做好国债推广。以“网格化”为抓手,继续深入乡镇、村社,普及储蓄国债基础知识,让更多的村民、居民了解储蓄国债、熟悉储蓄国债、购买储蓄国债,从而提升基层地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