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生命终点的摆渡人,以身躯化作舟楫,载着希望驶向彼岸的等待;他们,是医学殿堂的“无言良师”,以最坦荡的姿态,为人类攀登健康高峰提供最坚实的基石;他们,更是暗夜中的燃灯者,当个体的生命烛火即将熄灭,却选择慷慨地献出余晖,去点亮他人重获新生的黎明。他们,就是角膜、器官和遗体捐献者——一群用生命最后余热温暖人间、用无私大爱重新定义生命价值的平凡英雄。
夫捐妻随,大爱精神永续
当生命的钟摆缓缓停歇,有的人选择安静离去,有的人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的价值,孙世清和聂德明夫妇,正是这万千星辰中,交相辉映的温暖之光。
近日,70岁的孙世清女士安详离世,遵循生前意愿,她的角膜和遗体被无偿捐献给社会,用于医学研究、教学与临床移植。这一庄重的决定,追溯到五年前——与她相濡以沫的丈夫聂德明先生,同样在生命终点选择了这条奉献之路。
奉献的念头,萌芽于五年前的一次偶然。当时,聂德明先生正积极与肺癌作斗争。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夫妇二人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角膜、器官及遗体捐献的新闻报道。那些在绝望中因重获光明而焕发生机的故事,那些在医学进步中默默贡献的“无言良师”,深深触动了这对善良夫妇的心弦。
![]()
孙世清、聂德明夫妇生前照片
萌生想法后,聂德明与孙世清开始在生活中留心,向身边人四处打听办理捐献登记的途径。2022年4月,他们终于得知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可以办理相关捐献登记手续。没有犹豫,夫妇二人怀着共同的心愿,携手前往,郑重地签署了角膜、器官及遗体捐献协议,完成了这个酝酿已久的心愿。2022年11月,聂德明先生走完了勤劳奉献的一生,家人遵照其遗愿成功完成了捐献。丈夫的离去,让孙世清女士更加深刻地认同并坚定了他们当初共同的选择。
“人来时一无所有,离开时也什么都不应该带走。”两年后的今天,当孙世清女士的生命亦抵达终点,她毫不犹豫地追随了丈夫的脚步。这对风雨同舟数十载的夫妻,最终以同样崇高的方式,完成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后馈赠。在她和丈夫看来,选择捐献,不仅能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人送去光明,为濒危的生命创造奇迹,为医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更是以一种极具意义的方式,为挚爱的家人和社会留下永恒的念想与精神财富。这对平凡夫妇,用他们不平凡的抉择,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将无私大爱永留人间。
生命“小太阳”的永恒光辉:蒋勇与母亲的接力奉献
在生命奉献的星图上,有些光芒格外璀璨,它们并非偶然闪现,而是如同一场温暖的接力,在两代人之间传递。年仅45岁的蒋勇先生因病离世,他的离去,不仅是一位乐观者的陨落,更是一场母子之间关于生命与大爱的庄严接力。蒋勇先生,曾是同事朋友眼中不折不扣的“小太阳”。他热爱生活,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山水之间攀登前行,旋律之中陶冶性情。这份对生活的炽热与真诚,让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无情的病魔——糖尿病引发的严重并发症,最终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
蒋勇生前照片
在直面病痛的日子里,这个看似遭遇生命寒冬的“小太阳”,却做出了一个如阳光般温暖的决定:追随母亲的脚步,捐献自己的角膜、器官和遗体。这个决定,有着清晰的来路,就在2023年5月,蒋勇先生的母亲在生命终点前,特意嘱咐儿子为自己办理了角膜器官遗体捐献的所有事项。母亲的身体力行,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中深深埋下;母亲的豁达与无私,为他点亮了前行的道路。
于是,当蒋勇自己的人生也走到需要抉择的关口时,他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沉甸甸的“爱心接力棒”。从母亲到他,这不仅仅是两次独立的捐献,更是一个普通家庭用最深刻的方式,共同完成的对社会的终极馈赠。母亲教会了他何为生命的价值,而他,则用行动将这份价值践行到底。这位曾经的“小太阳”,没有真正地离去,他散作满天星,可能化为他人眼中的澄明世界,可能在他人的生命里继续律动。他与母亲共同的选择,超越了代际,超越了生死,奏响了一曲关于奉献、勇气与传承的生命赞歌,这束由母子二人共同点亮的人性光辉,将恒久温暖着这个世界。
最后的旅程:以奉献完成爱与生命的“旅行”
在角膜、器官和遗体捐献这条彰显人间大爱的道路上,奉献者从不孤单。继孙世清、聂德明夫妇和蒋勇先生之后,62岁的曹小义先生同样选择了以这种无私的方式,作为自己生命的最终篇章,将他面对病痛的坚韧与对生活的热爱,化为了馈赠给世界的最后礼物。
![]()
曹小义先生生前照片
与病魔抗争的这几年,曹小义先生并未沉溺于伤痛,而是选择了以积极和豁达的态度拥抱生活。他与妻子携手,将足迹印刻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间,用旅途中的风景充盈着生命的宽度。然而,半年前,他清晰地感觉到身体的衰弱,在意识到时间可能不多时,一个早已埋藏在心的念头变得清晰而坚定——他希望能够捐献自己的角膜和遗体。
今年4月初,这个念头促使他立即行动。他怀着迫切的心情,在社区里四处咨询,多方打听办理捐献登记的途径,最终,在得知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可以办理后,他前往并顺利签署了捐献协议。那一刻,他才真正地放下心来,仿佛完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人生大事。2025年9月14日,曹小义先生安详离世,怀着对他深深的爱与尊重,他的妻子和女儿强忍悲痛,选择完全遵循他的遗愿,主动联系了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协助完成了后续的所有捐献事项。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对他无私选择最温暖的告慰,也让这份跨越生命终点的奉献得以圆满实现。
据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角膜眼表科副主任任毅介绍,角膜盲症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它已成为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而角膜材料只能来源于爱心人士的捐赠,他们的无私捐赠给身处黑暗中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希望。
![]()
不仅如此,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爱尔眼科医院还成立了“你是我的眼”贫困角膜盲症公益救助项目,这是一项为爱发起的公益救助项目,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正是执行医院之一。该项目自2016年起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由全国各地的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病学组医生团队提供医疗支持,目前重庆已救助了几十名患者让其重见光明,救助金额达近八十万元。
因此如有需要角膜移植救助的患者可以通过向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提出申请进行救助,同样,如有眼角膜捐献意向的志愿者也可以与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进行联系,以签署捐献志愿书的形式,来实现捐献的意愿。角膜移植/角膜器官、遗体捐献详情咨询:023-67854663、13629700415。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呼吁,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并支持角膜和遗体捐献事业,让更多生命得以延续,让医学事业获得更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