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前,车辆缓缓停下,行人微笑致意;校园周边,接送车辆有序停放,昔日拥堵不再;网络空间,谣言止于智者,清朗环境渐成常态;社区公园,犬绳在手、文明相伴,人宠和谐共处……初秋的重庆市大渡口区,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些变化,源自大渡口区公安分局深入开展的“小案小事”治理专项行动。
智慧交通
营造文明出行环境
清晨7时,双山实验小学门口,“礼让行人智能提示屏”闪烁着温馨提示。送学车辆在“护学保畅”专用区即停即走,孩子们在护送下安全通过斑马线。“以前车多人杂,现在车辆都会主动让行,过马路安心多了。”学生家长李女士说。
该提示屏是分局推进“礼让斑马线”的创新举措。“系统通过智能感知设备识别行人过街,实时提醒驾驶员减速让行,既体现人文关怀,又提升通行效率。”分局交管支队民警介绍,目前,该设备已在全区多个重点路段安装,礼让行为渐成常态。
同时,该区人行横道“我文明靠右行”标线施划工作正加速推进,内环以内道路已全部完成,正逐步向外延伸,能够有效引导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减少交通冲突。
针对“停车难”问题,交管支队坚持疏堵结合。今年以来,协调相关部门在全区新增小微停车场7个、车位374个;在7个餐饮集中路段设置限时免费停放区,施划配送货车装卸点8处,既规范停车秩序,又满足多元需求,获市民广泛好评。同时,积极查处占用应急通道、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网络治理
构建清朗数字空间
近日,一条“孩子被拐”的谣言在社区微信群内流传,当晚8点,民警的权威辟谣信息随即到位——“此为谣言,请勿传播。”这样的高效联动与澄清,在大渡口区已成常态。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分局深入开展“净网2025”“护网2025”等专项行动,加强对网络暴力、谣言、低俗信息等突出问题的整治,累计清理有害网站31个,侦办网络谣言案件5起,查处造谣传谣人员5人,清理谣言信息21条;同时,加强源头治理,督促平台完善审核机制,确保内容合规。
暑假期间,分局联合区文旅委对网吧、电竞酒店等经营场所开展检查,加大对违反实名制行为的处罚力度,曝光违法主体,严防安全事件;组织警力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网络安全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普及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规范养犬
共建平安和谐社区
黄昏时分,翠湖公园渐渐热闹起来。志愿者们手持宣传册,耐心劝导“遛狗不牵绳”“粪便不清理”等不文明行为。“现在大家养狗确实规范多了。”市民张先生称赞道。这一转变,得益于分局在犬只管理上打出的一套“组合拳”。
今年以来,分局加大文明养犬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全方位宣传《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新修订内容等法规及文明养犬规范。线上,发送提醒短信8000余条,通过进圈入群宣传覆盖15万人次;线下,累计张贴宣传海报1000余张,发放折页3000余份、悬挂横幅200余条。
同时,在各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养犬登记服务,定期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开展巡回服务,鼓励居民通过“警快办”线上办理犬证;在早晚遛犬集中时段对公园、广场等区域巡查,整治不束犬绳、进入禁入区域、违规饲养禁养犬、未经登记养犬等行为,配合相关部门专业捕捉队捕捉收容流浪犬,确保妥善安置,减少安全隐患。今年第三季度,共办理违规养犬行政案件32起,全部责令整改;调解涉犬纠纷25起。
斑马线礼让、规范停车、清朗网络、文明养犬……这些“小事”关乎城市文明和群众利益。“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分局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将‘小案小事’办理作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大渡口公安将继续深化专项行动,创新工作方法、完善长效机制,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治理,从身边点滴做起,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大渡口区公安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