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成年人中约有1.1亿糖尿病患者,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高血糖会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令人堪忧的是,即使患者人数如此众多,仍有46.5%的糖尿病成年人患者未被诊断且不知晓已患病。那么,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及筛查方法有哪些?
· 如何判断是否患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具体表现为:
· 异常口渴:因血糖持续增高,导致口干舌燥,焦虑不安,并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发展而变得逐渐加重。
· 反复出现饥饿感: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身体缺乏糖分营养供给、能量摄取不足,产生极度饥饿感,精神压力大时更明显。
· 多尿:主要表现为尿量大,每天大于3-5L,排尿次数增加是继发于尿量多。
· 体重骤然下降:以肌肉减少为主,疲劳感强烈,有客观的虚弱表现如头摇晃、手发抖。
· 此外,还有视觉模糊、突然意识模糊和昏迷、气短胸闷、肢体麻木等症状。
然而在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之前,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任何症状,这成为早期发现糖尿病的一大阻碍。早期无任何症状患者,如何筛查?
4次全国性调查结果证明了年龄、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是糖尿病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早期筛查,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建议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如有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 30岁以后每年测一次血糖。即使是没有任何不良习惯的年轻人,也最好要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习惯。
注:本文内容节选自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官微《糖尿病早期症状,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