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重庆 > 正文

这个让脊柱变成“竹竿”的病,折磨着大量年轻人

0
分享至

近日,某女明星作客节目时,首次袒露自己患上了强直脊柱炎——身体出现“石化的感觉”,一度严重到不能睡觉,疾病复发时需要坐轮椅出行。

实际上,她不是第一个得强直性脊柱炎的明星,强直性脊柱炎同时也折磨着约500万国人。

·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以下简称“强直”),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起脊柱、髋关节、骶髂关节等部位的损伤,导致颈、背、腰、臀部僵硬疼痛严重者发生脊柱畸形。

病情发展到晚期后,整个脊柱像竹节一样融合在一起,无法弯曲、无法自由活动,因此,也被称为“竹竿病”。

· 强直性脊柱炎,“钟情”小年轻

在我国,强直的患病率为0.3%左右,相当于每10000人中约有30人患病,且呈家族聚集性。

其好发于青壮年,发病年龄多集中在18~3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男性病情较重。

· 为什么会得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是以遗传为主导,加之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的结果。

·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强直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易感基因是HLA-B27,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仅为4%~8%,强直则为90%左右。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强直,一级亲属患病率可达19~32%。

· 环境因素

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中微生物感染也参与了强直的发生发展。

有研究发现,强直患者临床感染率达50%,其中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率占82%,提示感染在强直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高糖饮食、高淀粉饮食,久坐缺乏运动,长期居住于风、寒、湿、冷的环境中等等,均可能诱发强直。

· 40岁以下,有这些症状需警惕强直

· 不明原因的下腰痛,臀部、关节疼痛,且持续3个月或以上;

· 晨起或久卧、久坐起立时感觉背部僵硬感;

· 夜间疼痛,或翻身困难、半夜痛醒;

· 活动后疼痛可缓解,休息时加重。

· 如何防止强直性脊椎炎“找上”你?

虽然遗传因素我们目前尚无法改变,但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却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我们防治强直的关键。

· 加强锻炼:

要避免长时间维持一种姿势不动——如久坐的上班族、司机等,需要定时起身活动活动。研究证实,适量运动可降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

· 预防感染:

避免传染病、流行病入侵,积极预防感冒和腹泻,注意生殖卫生及饮食卫生。

· 戒烟限酒:

吸烟可损伤脊柱结构,增加强直的发病风险;饮酒亦可增加强直的发病风险,因此,吸烟、饮酒者要努力做到戒烟限酒。

· 防潮防寒:

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要做好防潮和保暖工作。选择向阳的房子居住,避免长期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防止风、寒、湿的侵袭。

· 有家族史尽早排查:

如家族中出现强直患者,若出现下背酸痛、晨间僵硬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排查。

· 有症状及早就医:

临床有很多强直患者,出现腰痛都自认为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疾病,导致很多强直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因此,如出现疑似症状,应第一时间去风湿免疫科排查,切勿侥幸。

· 重视定期体检:

体检或可提早发现强直的“蛛丝马迹”。如血液检查中,出现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指标;脊柱X线、CT、核磁(MRI)影像学检查中,提示骶髂关节出现侵蚀、硬化、关节和骨髓水肿、脂肪变性等病变,要进一步到风湿免疫科排查。

强直虽无法完全治愈,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把握住“黄金治疗期”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注:本文内容节选自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官微《这个让脊柱变成“竹竿”的病,折磨着大量年轻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优酷新剧频扑街,线下发布会取消,资金链出问题了

优酷新剧频扑街,线下发布会取消,资金链出问题了

小椰的奶奶
2025-05-11 10:55:47
印巴局势完全失控,双方海陆空全方位交战,猛烈攻击对方首都

印巴局势完全失控,双方海陆空全方位交战,猛烈攻击对方首都

史政先锋
2025-05-10 13:44:16
“大龄剩女”和“二婚女”哪个更吃香?

“大龄剩女”和“二婚女”哪个更吃香?

加油丁小文
2025-04-14 11:30:12
为啥菊花只能紧55秒,多一秒都不行?

为啥菊花只能紧55秒,多一秒都不行?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2025-05-05 21:07:43
原来很多父亲根本不爱自己孩子!网友:爱其母则抱其子!

原来很多父亲根本不爱自己孩子!网友:爱其母则抱其子!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5-12 00:05:07
宋雨琦,演唱会穿三角裤,野性十足!

宋雨琦,演唱会穿三角裤,野性十足!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5-11 12:26:03
寸步不离!大S生前多张陪孩子画面流出,离世前8天和好友聊天催泪

寸步不离!大S生前多张陪孩子画面流出,离世前8天和好友聊天催泪

阿伧说事
2025-05-11 18:44:22
人不会无缘无故患老年痴呆!研究发现:患老年痴呆,离不开这4点

人不会无缘无故患老年痴呆!研究发现:患老年痴呆,离不开这4点

河山锐新闻
2025-04-17 10:36:03
“中国大幅增加进口”!澳媒兴奋

“中国大幅增加进口”!澳媒兴奋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5-12 00:11:08
撒谎了?巴铁公布歼10打败阵风还原图,现场有一款不该出现的军机

撒谎了?巴铁公布歼10打败阵风还原图,现场有一款不该出现的军机

青辉
2025-05-07 21:45:06
大S与具俊晔带娃涂鸦照公开!孩子跑着大S笑着,画面令人泪目

大S与具俊晔带娃涂鸦照公开!孩子跑着大S笑着,画面令人泪目

阿纂看事
2025-05-11 19:27:44
生于1991年,曹威已任正处级新职

生于1991年,曹威已任正处级新职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5-11 11:52:54
国家德比大战,姆巴佩难救主!巴萨4:3皇马:下轮获胜可提前夺冠

国家德比大战,姆巴佩难救主!巴萨4:3皇马:下轮获胜可提前夺冠

碧咸仍在
2025-05-12 00:57:57
普京:提议恢复俄乌直接谈判 克宫:三天停火已结束,未看到乌方停火举措!欧洲四国发声

普京:提议恢复俄乌直接谈判 克宫:三天停火已结束,未看到乌方停火举措!欧洲四国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1 11:40:59
50岁后还能吃他达拉非吗?如何避免副作用?以下五大措施需掌握

50岁后还能吃他达拉非吗?如何避免副作用?以下五大措施需掌握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5-11 12:02:17
张德江同志之父张志毅简介:开国少将,被誉为我军的“炮兵鼻祖”

张德江同志之父张志毅简介:开国少将,被誉为我军的“炮兵鼻祖”

方圆文史
2025-05-09 10:35:03
一天内,世界突然间安静下来,印巴、俄乌都熄火,把舞台让给中美

一天内,世界突然间安静下来,印巴、俄乌都熄火,把舞台让给中美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5-11 19:46:24
给伦纳德找新帮手,美媒提议快船一换三,送走鲍威尔

给伦纳德找新帮手,美媒提议快船一换三,送走鲍威尔

阿雄侃篮球
2025-05-12 00:10:50
事发首都机场!一男子被锁定!

事发首都机场!一男子被锁定!

家住朝阳
2025-05-11 20:03:04
无数人心中的NO.1封神美剧,值得通宵去看

无数人心中的NO.1封神美剧,值得通宵去看

来看美剧
2025-03-31 23:24:37
2025-05-12 02:11:00

头条要闻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 被称为"跑圈第一骗"的男子获刑

头条要闻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 被称为"跑圈第一骗"的男子获刑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刘美含翻车背后:不要做“闲鱼”人设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巴基斯坦总理:感谢中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