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世界又变的清楚了,我现在满血复活了,哈哈,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当肖女士眼睛解开纱布后,不由的感叹到。肖女士现年58岁,曾是讲台上充满激情的语文老师,孩子也长大成家,退休后开启了惬意的旅居生活,像候鸟般在不同城市间迁徙,成了热爱生活的“候鸟旅居达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视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近日,她在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成功接受了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并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重获清晰视觉。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李苹主任医生为肖老师做检查
一、从 "眼镜时代" 到 "候鸟人生" 的视觉之路
肖老师年轻时就喜欢文艺活动,因为戴眼镜既影响美观,在跳舞时还不时的滑落,非常不方便,于是在20多年前选择角膜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告别眼镜。退休后,有了时间,她的生活重心转向旅行,许多祖国的美好风景都留下她热爱生活的足迹,但近一年来,右眼视物模糊如蒙雾霭的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了她观赏风景、阅读书籍的体验。"就像眼前永远隔着一层毛玻璃,连手机上的字都看不清。" 肖老师回忆道。
二、“雾里看花”,白内障治疗牵出难题
通过朋友介绍,肖老师来到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经廖琼副院长详细检查,肖老师被确诊为双眼老年性白内障。但因20多年前的角膜激光手术改变了角膜形态,传统白内障手术的晶体度数计算方法面临巨大挑战。
"就像在玻璃上雕刻过图案,二十多年后要再镶嵌新的'镜片',难度可想而知。"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副院长廖琼解释,传统白内障手术只需根据自然角膜形态计算人工晶体度数,而肖老师的角膜经过激光切削后,生物力学特性发生改变,常规测算方式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而且,若按常规方案植入单焦点晶体,术后可能面临看近不清、需佩戴老花镜的窘境。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廖琼副院长、李莉博士与肖老师术后合影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青白科团队在廖琼副院长、李莉博士的带领下采用多种高端检查设备联合评估,包括生物测量仪、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运用5种公式进行多维度数据模拟。最终得出晶体度数的精准数据,为肖老师量身定制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方案,既解决白内障问题,又可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
三、视觉新生,重启“候鸟”新旅程
晶体确定后,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廖琼副院长亲自为肖老师做了飞秒激光+三焦点晶体手术。术后第二天,肖老师远视力、近视力恢复至1.0,中距离阅读达到0.8。“现在看远处的山景层次分明,看手机导航轻松自如,书中的文字都能完全辨认!”肖老师笑着展示手机里存好的旅行视频,规划着下个月到贵州旅居避暑。这位曾因近视矫正术告别眼镜、又因白内障陷入“雾中世界”的退休教师,在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获得视觉新生,重新勾勒出候鸟般自由的晚年生活蓝图。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李苹主任医生为肖老师复查视力
廖琼副院长表示,其实飞秒激光比传统白内障手术精准性更高,可以完成微米级切割,减少角膜内皮损伤风险,恢复快,更安全,尤其适合角膜形态异常患者。而且三焦点晶体也让肖老师享有全程视力,彻底摆脱对眼镜的依赖。
4、 专家呼吁:近视矫正人群需建立"视觉档案"
廖琼副院长特别提醒:“随着角膜激光手术人群年龄增长,角膜激光术后白内障患者将逐渐增多,他们更需关注白内障防治。建议术后每年进行裂隙灯、眼底照相检查,保存好原始手术数据,建立好自己的‘视觉档案’。当出现视力模糊、眩光等时,勿拖延就医,务必告知医生既往手术史,这对晶体计算至关重要。”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已建立专项诊疗通道,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为这类特殊病例提供从检查、手术到术后管理的全周期解决方案。让每位患者都能"看见"美好生活。